第29部分(2 / 4)

“在鑄劍的過程中反覆不斷地重複這個程式,最終絕對可以得到一把絕世好劍。當然我說的只是整個工藝的流程,鑄劍大師日積月累的經驗,也是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我很有自豪感地把上面一段話說完。

“嗯,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這個跟案件有什麼關係?”葉茜一盆冷水潑了過來。

“怎麼會沒有關係?敢情我剛才說了半天,你全當笑話聽了?”我有些懷疑葉茜的智商。

“反正我是沒明白,你明白了嗎?”葉茜轉頭問向郭濤。

“明白了一點。”郭濤有些害羞地說道。

“被你們兩個給打敗了,你們剛才不也看見了嘛!”我指著內鎖的插杆,“插杆外伸部分與插體顏色有明顯的差異,外伸部分顏色明顯較淺。火災發生時門是由插銷插著的,當溫度達到一定高度時,消防隊員用水滅火,使插銷溫度瞬間降低,與鑄劍淬火程式相同。插銷外伸部分位於插節內,雖然經過高溫,但滅火時由於外層插銷的保護未受到水的噴灑或受到的噴灑較少,從而沒有形成淬火,所以沒形成黑色的馬氏體組織,因此顏色有差異。有了這種顏色差異不就正好說明發生火災時內鎖是從裡面插上的嗎?如果這起火災是起案件,除非嫌疑人會像孫悟空一樣變成蒼蠅飛出去,否則他肯定也只能被燒死在裡面。”

“哦!明白了!”葉茜這才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小龍,過來把著火點分析出來!”明哥拋給我一個任務。他幹了那麼多年的刑事技術,而且還是我父親的得意門生,在火災現場找著火點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他不會看不出來,目的很明確,他是在考驗我。

在火災現場,大火幾乎毀掉了全部的物證,我們熟知的指紋(由汗液、油脂等成分組成)在高溫下,汗液會蒸發,油脂會融化,所以指紋不會存在。而且百分之九十九的火災現場,消防官兵會到場救火,足跡在水壓槍的衝擊下也基本上會消失殆盡。

沒了指紋和足跡,痕跡檢驗員是不是在火災現場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呢?其實不然,其中判斷著火點就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著火點”也叫“起火點”,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就是犯罪分子選擇縱火或者火災最先起火的地方,也是物質最早燃燒的地點。判斷好這個點,以它為圓心找尋相關的物證或者提取有價值的檢材回去化驗即可。

舉個例子可能會更加直觀,假如這個案子是縱火,那在著火點或許會留下助燃物(酒精、汽油等),也有可能會留下打火機的防風帽等等,這樣對整個案件的定性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那有人要問了,汽油什麼的不都燒沒了嗎,怎麼還可以找到?其實凡事不是絕對的,因為汽油分子很小,在嫌疑人傾倒的一瞬間會很快地滲入至地表以下,這樣還是可以提取到微量的汽油分子。當然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對待。

而這起案件的地面就直接是泥土地,連個水泥地面都沒有打,很顯然,在這個地面上要想提取到助燃物一點都不難,至少對於老賢來說,是小菜一碟。

既然我們知道了找著火點的特殊用處,那麼怎麼在黑黢黢的一堆廢渣中找哪個是著火點呢?只要你懂得了竅門,其實很簡單。一般物體在燃燒時,會冒出大量的黑色煙霧,它們其實是一些菸灰的固體顆粒(特殊的化學制品除外)。氣體在高溫下會膨脹併產生熱對流,受到熱氣流膨脹的影響,煙塵顆粒向上漂浮,最終黏附在牆頂之上,所以一般室內火災現場的著火點上方的煙塵厚度比較厚,燃燒得也最為厲害。

透過觀察,我很快找到了這起現場的著火點。

“著火點竟然在屍體的正上方?”明哥剛才只顧跟胡主任敘舊,這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燒得黑黢黢的屋內。

“怎麼了,明哥?”我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不符合常理,如果是放火自殺,或者意外著火導致人死亡,著火點不會在死者的正上方,通常會有偏差。”

“你的意思是說,有人直接在屍體上放了助燃物,然後焚屍?”我猜到了明哥的意思。

“很有這個可能!”明哥點了點頭。

“可是著火時內鎖是鎖上的啊,如果是縱火,嫌疑人是怎麼出去的?”我剛才還在為我的“鑄劍理論”沾沾自喜,可現在完全被明哥給推翻,我多少有點疑問。

“像那種插銷鎖,從外面上鎖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不能作為判斷的依據。”明哥直截了當地否定了我的結論。

“難道是案件?”葉茜瞪大了眼睛。

“不行,這件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