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來。”我也笑了笑。
“我常常要坐電梯下樓,卻是按了朝上的‘△’。”
《亦恕與珂雪》第二章 迷糊(7)
“為什麼?”
“因為電梯在一樓,所以我要叫電梯上來,然後載我下去呀。”
說完後,她一直笑。我也覺得很好玩,於是跟著笑。
因為我總是看到她專注地凝視窗外,所以很難聯想到她有迷糊的特質。
印象中學藝術的人要麼頹廢、要麼前衛,似乎沒看過迷糊的。
而且我覺得藝術家的思考比較輕,於是邏輯啊、想法啊,
總是飄啊飄的,很難掌握落點和方向。
不像我們這一種學科學的人,思考又硬又重,像混凝土和柏油路面。
思考要轉彎時,也是硬邦邦的,而且還要考慮彎道的離心力。
“我有一個方法可以避免迷糊喔。”
“真的嗎?”
“嗯。我常常在手心寫字,只要隨時攤開手心……”
說著說著,我朝她攤開手心,“就可以提醒自己,避免忘東忘西。”
“你手心有字哦。”
“是嗎?”我將手心轉向自己,上面寫著:下午五點半市政府開會。
“哇!”我看了看錶,已經快五點半,於是叫了出來。
我從椅子上彈起,朝她說:“我先走了。Bye…Bye。”
轉身欲奔跑時,差點撞到正端著咖啡朝她走去的老闆。
老闆雙腳釘在地上,身子微彎並後仰,避過我的正面衝擊。
很難想象沉著冷靜的人會有這麼柔軟的腰。
“你還沒付賬。”他的聲音依舊低沉。
看來整間咖啡館內的人,就只有他不迷糊。
付了錢,衝出店門攔了輛計程車。
到了市政府後才發現,公文包放在咖啡館沒拿。
《亦恕與珂雪》第三章 尷尬(1)
我跑到市政府時,已經遲到十分鐘。
躡手躡腳地摸進會議室,在出席名單上籤完名後,手機突然響起。
“Shit!”
慌張地從褲子口袋裡掏出手機,還不忘低聲罵一句。
我的個性是隻要手機在不該響起時響起,就會罵髒話。
原來是電信的語音信箱打來的,催繳電話費的通知。
我不等那個甜美的聲音說完,就掛上電話。
真可惜,聲音這麼好聽,卻去幹這種討債的勾當。
正想找位子坐下時,發現很多人盯著我看。
會議室太安靜了,氣氛又詭異,很像快要下大雨前原始叢林般的悶熱;
也像草原上的獅子準備撲殺獵物前的短暫寧靜。
我意識到剛剛手機的響聲和低罵聲可能驚擾了他們,於是頭皮發麻,
感到一陣尷尬。
我的個性是如果因迷糊而發生狀況時,就會感到尷尬。
在市政府開的這個會,主要是討論在水鳥的棲息地附近蓋電廠的問題。
與會的人,大致上可分為專業人士、施工單位和環保團體三種。
施工單位希望蓋電廠,環保團體不要蓋電廠,彼此的立場是衝突的。
專業人士的立場則在中間,但有的偏施工單位,有的偏環保團體,
還有的是在中間的中間。
我老總是屬於專業人士那種,不過他不想來,就叫我來代替。
他只交代我,他的立場是中間的中間,要看苗頭來決定倒向哪邊。
會議一開始,雙方陣營分別上臺簡報。
施工單位強調蓋電廠是當務之急,彷彿沒有這座電廠經濟就會衰退,
大家就可能在黑暗中呼喊親人的名字,摸索親人的雙手。
環保團體則不斷提及那種水鳥是如何稀有,光聽名字就很稀有,
如果不保護這塊棲息地,它們只能在寒風中啾啾哀鳴。
雙方簡報完後,接著進入討論時間,會場瀰漫著終於開戰了的味道。
我下意識緊閉雙唇,避免被戰火波及。
“我們已做好詳細的生態環境影響評估,決不會干擾水鳥。”
“如果你是水鳥,旁邊有座吵死人的電廠,你還會想住在那裡嗎?”
“我們會嚴格控制噪音。”
“控制噪音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