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
聞言,梁誠笑了,雖然沒有多餘的動作,但是眼中的諷刺不言而喻。自大抓住這兩個傢伙之後,梁誠就沒有打算放他們走。
念及此,梁誠笑著搖了搖頭,起身便走。
中年男子一見,臉色唰的一下就白了。這不科學呀,怎麼不按常理出牌呢?現在不是應該問自己,憑什麼放你走嗎?
好不容易等了個看樣子地位不低的人來,中年男子哪裡肯放梁誠走,當即大喊道。
“喂,等等!這次是弘農郡的西涼兵想要投靠袁紹,才和我們合作的!”
西涼兵?梁誠猛的頓住了腳步,原來如此。。。
西涼軍是董卓的嫡系部隊,名聲比三姓家奴的呂布都臭。本來有長安關中千里之地,和天子在手,也能有爭霸天下的一席之地。只不過,西涼軍蠻橫,只知道燒殺搶掠,不懂治理。
導致長安十室九空,百姓流離失所,又逢大旱。沒錢沒糧,更沒有百姓給西涼兵搶了。看樣子李傕和郭氾也打不過下去了,也認清楚了自己不是當霸主的料。想要找個諸侯投靠!
如今大漢諸侯混戰,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原幾大軍閥輪番交戰,已經是個泥潭。江南雖然只有劉表和孫策,但是自古以來。一統天下者,皆是由西向東,由北向南。
所以,西涼的兩個傢伙想要投靠河北勢力最強的袁紹。
不過,也真虧李傕和郭氾有這種頭腦。知道給袁紹送個女人,這其中的關係可就厲害了。
自從洛陽告破,來鶯兒的處境並不好。作為曹操的女人,但是身份擺在那裡,頂多是一個妾侍。外面沒有有力的支援,甚至妾侍都不一定能夠保得住。全靠曹操的一念之間。
但是有了李傕和郭氾,到袁紹的地盤,那就不一樣了。只要來鶯兒和西涼軍達成協議,那若是事成,可就是雙贏。
朝內,有來鶯兒在袁紹耳邊吹風。朝外,西涼軍李傕、郭氾少說也有十萬兵馬,那可是騎兵。運用得當可是一股足以橫掃大漢的力量。
只不過,這一切還得看袁紹的態度。雖然漢室名存實亡,但是獻帝還沒有死。許都的朝堂百官都在,袁紹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只透過對方的一句話,梁誠便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給疏離通了。
“公子,這兩個人?”
見到梁誠頭也不回的離開,典韋犯難了,連忙問道。
“如果衛家願意出錢贖人的話,就放!如果不願意。。。”
梁誠平靜的說著,彷彿口中的不是兩個活人,而是兩顆大白菜。
“這價錢?”
典韋又問。
“讓衛家的開價,然後加十倍的贖金!”
梁誠壞壞的笑道。
河南可不是河東,既然要打,那就得打痛了,讓對方記住才行!
……
儘管十萬西涼鐵騎很誘人,但是名門之後,全靠著四世三公混到如今地步的袁紹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收留西涼軍。
自此,西涼軍密謀投靠河北失敗。軍中無糧,士兵譁變,李傕、郭氾將多年來收刮而來的錢財悄悄帶走,想要隱姓埋名。卻被底下親兵發現,見錢眼開。李傕、郭氾死於亂軍之中。
從董卓開始,橫行東漢末,錯亂朝綱的西涼軍到此全部消亡。。。
第三卷 亂世梟雄 番外篇 董卓狂暴一生的足跡
1、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出生不詳。漢桓帝末年任羽林郎。
2、公元167年10月,為軍司馬,先零羌寇三輔(即右扶風、左馮翊、京兆尹,共同管轄長安地區),從中郎將張奐平定羌亂,官拜郎中。
3、公元184年,徵幷州刺史、河東太守,遷中郎將,於廣宗伐張角黃巾軍,失敗抵罪。
4、公元185年,韓遂起兵涼州,進軍美陽,復召董卓為中郎將平亂,董卓獲勝後屯兵扶風,拜前將軍。
5、公元188年11月,黃巾軍圍陳倉。詔復拜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合兵四萬人以拒之。隔年二月大勝。
6、公元189年,靈帝病危徵調董卓為幷州牧,董卓不奉詔,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7、同年靈帝病逝,宮廷內亂,董卓奉迎少帝於北邙。9月,廢少帝,另立陳留王劉協,董卓自為太尉,更封郿侯。11月,再封相國。
8、公元190年2月,關東軍反董卓聯盟成立,遷都長安。
9、同年冬河內太守王匡進軍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