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3 / 4)

小說:大宋乞丐王 作者:噹噹噹當

後,被趙匡胤安排在了晉王趙光義的下首之位。

趙匡胤淡淡的看了韓旭一眼,說道:“遼國言而無信,犯我北方邊境。遼國南院大王耶律休哥派其親信大將耶律斜軫率一萬鐵騎為先鋒,越過拒馬河偷襲我霸州城,如今他們已經攻下霸州,正朝著雄州進發……”

宋軍南下之前,趙匡胤派使者結好遼國皇帝耶律璟,在送去厚禮加遊說遼朝重臣之後,終於取得了耶律璟的點頭。

解決了遼國這個後患,趙匡胤這才朝廷精銳盡出,南下攻南唐。

不過,相對於遼國的言而無信,趙匡胤也好不到哪去,可以說是王八笑烏龜半斤八兩。要知道趙匡胤也是在收取了南唐的供奉,接受了和南唐的交易沒幾天,就下達了大軍南下的命令。

對此,在坐的這些人都心知肚明,只不過不說出來而已。

趙匡胤的話表面上是對眾人說,而實際上只是將目前的形勢說給韓旭一個人聽。從在坐人的表情來看,在韓旭來之前,他們已經經過了一番沒有結論的討論。

在趙匡胤說完後,趙普出言道:“皇上,臣剛剛一直在想,耶律璟是個暴君,只知道喝酒打獵,對內鎮壓反對之人,將偌大一個遼國治理得屍橫遍地。按理來說,他應該並沒有這樣的遠見才是。”

“或許是李煜派人從海路向遼國求援呢?南唐耍嘴皮子的人可不少,只要派出一個能言善辯之人,對耶律璟曉之以理。而我朝統一南唐後勢必威脅到遼國的安危,這點唇亡齒寒的道理,耶律璟再笨也應該知道,更何況他身邊的那些謀士大臣!”薛居正說道。

趙普搖頭道:“薛大人,耶律璟雖然莽撞,但這樣的人卻有個優點,那就是講信用。南唐派人遊說,他或許會猶豫,但絕不會這麼快就出兵。”

“則平,你的意思遼國朝中還有其他能人?”趙匡胤皺眉道。

“皇上,先前我們的推斷沒有錯,耶律璟是自顧不暇,朝中的內鬥比當年的南唐還有過之而無不及。”趙普嘆道:“而現在看來,偌大的遼國確實有能人。此人目光遠大,身居高位,能直接影響到遼國的出兵。在如今遼國內鬥混亂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作出出兵對外的決定,此人的眼光和果敢絕非一般人。”

趙光義插話道:“難道是他們的南院大王耶律休哥?”

趙普點頭道:“或許是!耶律休哥乃遼國第一猛將,見識也非一般人可比,此人當年年輕輕就獨自率軍抵抗後周世宗的伐幽燕。自此之後,被整個遼國奉為戰神。”

“好了,遼國已經出兵了,此時就沒必要再去猜測是何人決定遼國出兵的。”趙匡胤鐵青著臉說道:“如今遼國已奪取霸州,朝廷還是得先拿出辦法才是。”

薛居正拱手道:“皇上,微臣還是先前的話,汴京非戰之地,遷都洛陽為上。”

此言一出,低下頓時議論紛紛。

大唐將軍事力量集中在各大邊軍、節度使的身上,造成外強而內弱,一旦節度使反叛,將會易如反掌的攻入長安。

而大宋恰好剛剛相反,將絕對的優勢軍隊掌握在京城周圍,雖然有鞏固京城防禦的意思,但同樣也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做法。這樣造成了邊軍的實力太差,很難有效的抵擋住外族的第一輪入侵。

事實上,遷都這件事,很久前趙匡胤之前就有提起過,只不過當時有太多的人反對而耽擱了下來。此刻,薛居正再次提起這事,趙匡胤陷入了沉思中。

“皇上,遷都之事萬萬不可。”趙光義第一個跳了出來,大聲說道:“當年這事已經被朝廷否決,如今遼軍進犯,我朝更是不能遷都。一旦遷都,這讓我朝如何向汴京城的百姓交代?而且從今往後,我朝將在青史上留下一筆永遠也抹不去的汙點‘契丹入侵,朝廷遷都’,這八個字有損皇上英明。”

韓旭微微一愣,他還從來沒見趙光義如此的正氣凜然。

趙光義歷來就是反對遷都的第一人!為遷都之事,韓旭早先還請教了三位老宰相,範質、王溥和魏仁甫。當時範質和王溥是贊同遷都的,而魏仁甫卻只說了一個爵位:“晉王”。

晉王是趙光義,這點沒錯,可趙光義還有個身份那就是“開封府尹”。這些年下來,開封府被趙光義治理得井井有條,同時也可以說成了趙光義的私人府衙。京城裡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或許趙光義知道得比趙匡胤還要早。

倘若朝廷遷都洛陽,那麼趙光義這位開封府衙將“情歸何處”呢?他那些苦心經營的京城勢力不就白費心機了嗎?……

第418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