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如今京城的極度防衛空虛。”
說到這,趙普搖了搖頭苦笑道:“不過,老夫如今不得不佩服韓王爺……呵呵,韓王爺緊緊憑藉著過萬的新兵,竟然在鎮州城打敗了契丹國師的數萬精兵。然而,也正是這樣的勝利,先皇竟然起了出兵北漢,兵伐塞外遼國的心思,甚至先皇要欲重新啟用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一大批原禁軍統領們,一舉平定契丹人……”
韓旭終於明白了,趙普擔心的不是別的,而是害怕趙匡胤招回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武將。說到底趙普是讀書人,大宋廣建書院,大大提高讀書人的地位,“不以言論罪”,這些才是趙普最重視的東西。
趙普欲以文治天下,絕對不希望再次出現朝廷被一般武將給佔據的局面。當年趙普之所以跟隨趙匡胤,也正是兩人有著共同的信念;如今趙匡胤的豪情壯志突飛猛進,對武力的渴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這完全背棄了趙普的信念,所以趙普最終又選擇了趙光義。
“天下需要的是安定,百姓需要的是太平。”趙普越說越激動,彷佛不在是朝廷那高高在上的宰相,而是一個年輕的國子監太學生。只見他揮手指天,語帶顫抖道:“天下會一統,但不是這個時候,絕不是這個時候……民富則國富,國富則兵強……如今大宋需要的是養兵治民,不是窮兵黷武!”
先不論趙普的對錯,至少韓旭相當佩服他的勇氣,他的理想。趙普有他的堅持,有他的信念,這樣的人的內心是強大的,精神世界是崇高的!
有些人或許認為儒家文化的腐朽,可他們從來沒有審視過自身,審視自身的信仰,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信仰!當一個人失去了信仰,他將會成為金錢和物資的奴隸!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
或許趙普有信心十年後,國富民強,大宋出兵塞外,一統天下。可韓旭終究還是知道歷史上的最終結局。趙普選擇了趙光義,但他絕不會想到趙光義終究是趙光義,而不是趙匡胤。
“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