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看別人的好戲。韓旭上朝的時日不多,但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卻深刻無比。誰敢在朝堂上和韓旭對著幹,那絕對沒有好下場。
趙普深深的看了趙光義一眼,眼中竟然似有責備之意。
感受到趙普那暗含責備的眼神,趙光義面現緊張之色,胸口起伏不定,就連呼吸都變得紊亂。
然而,這只是他們兩的小動作,滿場的文武包括趙匡胤均未發覺。此刻的趙匡胤同樣是一頭的霧水,他讓韓旭來上朝,自然有他的打算。可他也沒想到,韓旭竟然一來就有話說。此時,他倒想知道韓旭這小子到底有何話說。於是,緩緩開口道:“准奏。”
韓旭絲毫不在意周圍無數好氣的目光,面色一正,道:“微臣請求席地而坐。”
聞聽此話,再加上韓旭那一副輪椅,低下的百官們頓時明白了過來,一個個面露莞爾之色,暗道:平西王又來耍寶了。
趙光義暗鬆口氣,心底卻早已將韓旭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在經過剛剛韓旭的插諢打科之後,他也明白那日在百花樓和韓旭說出那番話,實在是茹莽至極。隨後,暗含歉意看了趙普一眼,似乎在為自己的茹莽而道歉。
趙普微微點了點頭,出列道:“皇上,韓王爺勞苦功高,這雙腿是為我大宋而傷,微臣建議從今往後,韓王爺坐輪椅上朝無可厚非。”
“恩,則平說得不錯,理當如此。”趙匡胤暗暗的瞪了韓旭一眼,對韓旭這無聊至極的請示相當無語。
韓旭心中暗樂,見好就收,真要讓他席地而坐,他還不如不上這早朝。
……
言歸正傳,朝廷各部提出要事,恭請朝議。
在經過一個時辰的朝議後,絕大部分都取得共識,而部分牽涉甚廣的議案,趙匡胤還需下朝後仔細斟酌才能定論。不得不說,此時的大宋朝廷在趙匡胤的帶領下,處理國家大事還是十分效率的。
在整個朝議中,最忙碌的當屬宰相趙普,事無鉅細都得過問一番,也正是他的這點謹慎性格,趙匡胤對趙普一直以來都是相當的信任。
而若說誰最清閒?莫屬一旁眼觀鼻,鼻觀心的平西郡王韓旭。
韓旭在之前是第一個發言的,滿場的文武都以為平西郡王今個興致很高,必然是一波接一波的高談論闊,卻沒想到這傢伙僅僅只是一開始說了一句無關緊要的廢話之後,就彷佛消失了一般。
就連趙匡胤似乎也很疑惑,眼光不時的朝著韓旭望去,每次看到的都是他老僧入定的模樣。若不是看見這傢伙眼睛是睜著的,趙匡胤甚至以為他坐在輪椅上睡著了。
趙匡胤無奈的搖了搖頭,丟擲了今日早朝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議題:“如何處罰南唐國主李煜的抗旨不遵?”
此論題一出,滿場的文武頓時議論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御史大夫酈希亮首先出列,拱手道:“啟稟皇上,南唐國主李煜身體不適,對於抗旨一事,依微臣看是情有可原。再者,李煜已派其皇弟齊王李從善及禮部尚書韓熙載帶著進貢之物來京賠罪,不如下旨言辭訓斥即可。”
聞聽此話,韓旭暗自搖了搖頭,御史大夫酈希亮是個好人,可惜實在是太老實了點。這點去做御史臺的大夫在他看來甚至都有點不合格。
不過,酈希亮這話說出來,低下附議聲一片,其中是大多數的都是文官。他們似乎已經習慣南唐的重禮進奉,一道聖旨換來無數的金銀,這簡直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事情。
“酈大人,此言不妥。”
此時,武將行列走出一人,朝著趙匡胤恭敬道:“啟稟皇上,南唐國主李煜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體不適為由推辭進京朝聖,這分明是對我皇上聖威的藐視。”
這聲音聽著似乎有點熟悉,韓旭扭頭一看,心下微動,沒想到潘美盡然回京了。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竟然在這個時候回到了京城!
只聽潘美又道:“不錯,南唐國主李煜確實派其重臣為使者前來我朝進貢,聽說僅僅是金銀絹布就裝了整整三艘大船,至於其他的江南茶葉、瓷器、美酒、牛羊更是數不勝數。”
說到這,潘美見有些文武們已經是雙眼發亮,喉頭聳動連吞口水,不禁聲音提高八度,大聲道:“可這些重禮和我朝,和皇上的君威相比卻是九牛之一毛。再重的進貢也摸去不了李煜一而再再而三的違抗聖旨,抗旨不尊理當論斬。微臣建議,請皇上出兵伐唐,微臣願為先鋒。”
“轟……”
潘美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炸開了鍋。
文官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