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掌櫃的此言不假,不僅如此,金陵城裡三層外三層,城防比咱汴京城還牢固。”
……
看著通告,低下的百姓們議論紛紛,當然最後說得最在理的還是那些清一色書生服侍的國子監太學生們。大宋朝的精英出自於書院,而這些人的見識遠非那些走卒販夫們可比。
一名書生看完通告,低頭嘆了口氣,扯過一人,小聲道:“蘇兄,今日還是沒有北邊的訊息吶?”
兩人都是國子監的太學生,只聽姓蘇的那人眉頭皺成了個“川”字,深深一嘆道:“是啊,歐陽兄言之有理,真正威脅到我大宋朝廷的,不是江南,而是北邊的遼國。如今遼軍大軍南下,也不知韓元帥能不能將他們逐出中原。”
“逐出倒不一定,依小弟看只要能將遼人擋在大名府外就是勝利,絕不能讓他們過黃河。待到我江南的王師凱旋之日,就是將遼人逐出我燕雲之時。”
“不管怎麼說,就看韓元帥的了,他乃我朝的常勝將軍吶!”
“不錯。”
說道韓旭,兩位學子眼冒星星,滿臉的崇拜之色。
……
紫宸殿。
“你們都給朕出去看看,看看外面那些京城的百姓他們對朝廷的期盼。”趙匡胤已經離開了龍椅,正站在殿中間,指著滿朝的文武劈頭蓋臉的大罵:“朕要你們何用?何人來給朕分憂!”
“皇上息怒……微臣惶恐。”滿朝文武頓時跪了一地,一個個滿臉羞愧,頭都不敢抬起。
“息怒,息怒,難道你們就沒有別的話?你們讓朕如何息怒?”
趙匡胤好一陣怒罵之後,大步流星的回到龍椅上,強制平復著內心的怒意。
這也難怪他如此的怒意,因為剛剛貼出去的通告,只是為了安撫京城百姓的民心,報喜不報憂。曹彬和潘美率領的水陸大軍的確是攻破了金陵城的外圍,可那也僅僅只是外圍。他們即將面對的是一道又一道的金陵城防,還有金陵城的巷戰,最後更是那堅若磐石的金陵內城,也就是南唐皇宮。
當然,一直到這,也可以算是一個喜事。可在伴隨著這喜事而來的卻是一樁很可能令南下的王師徹底戰敗的急報。那就是南唐鎮南節度使朱令贇在李煜再三的命令之下,終於不再猶豫不決,十五萬洞庭湖水軍揚帆起錨,已有出湖口入長江的跡象。
喜憂參半吶!
一但朱令贇的水軍突破王明和米信的西路軍封鎖,他們將能沖垮採石磯浮橋,斷了曹彬中路軍的糧道,徹底將大宋精銳關閉在長江以南。隨後,再與金陵城的南唐守軍兩面夾擊,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可以說,此次滅南唐之戰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氣勢洶洶的南唐洞庭湖水軍將是大宋將士面對的最大考驗。
趙光義偷偷瞥了龍椅上的趙匡胤一眼,他原本想趁著大軍攻破金陵外圍的訊息,提出給潘美的獎賞,可卻沒想到撞上了朱令贇之事,此時也只能閉口不言。略一思量之後,將求助的目光投到了宰相趙普身上。
晉王不說話,宰相趙普不能再沉默。
趙普緩緩走了出來,拱手道:“皇上,欲對付朱令贇唯有靠西路軍的王將軍和米將軍,然而西路軍畢竟實力有限,微臣建議即刻徵集民間商船前往長江。”
民間商船船速緩慢,遠不是艨艟和樓船的對手,況且其能運載的水軍士卒有限,那威力自然有限。可換句話話說,這又目前不是辦法的辦法。蚊子腿再細,那也是肉啊!
況且民間的商船數目巨大,只要裝上一定的弓箭手,那就是戰艦。不指望這些船作為主力戰勝朱令贇的洞庭湖水軍,至少也能夠夾雜在西路軍當中作為輔助。以其龐大的數量來對付南唐水師。
趙匡胤露出了今日的第一個笑容,他對趙普的建議非常的滿意。宰相就是宰相,趙普果然不虧足智多謀。於是,當即同意的趙普的建議,責令副宰薛居正立即去辦,首先徵集京城附近的所有漕運商船。
有了辦法,殿內的氣氛為之緩和。
此時,趙光義也展開了他“雪中不送炭,錦上卻添花”的本事,出列啟奏道:“皇上,如今中路軍已入金陵,但潘美將軍遇到了金陵城的厚厚城牆,他們需要炸藥包,更多的炸藥包。只要能中路軍能及時的攻破皇城,擒拿李煜,那麼朱令贇的大軍將不攻自破。微臣建議,即可調撥大批的炸藥南下。”
趙匡胤當然明白炸藥包的重要性,曹彬的中路軍之所以能從出發到現在一路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進軍攻城如探囊取物,正是由於炸藥包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