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旗罵”,他才不會在這外面吹江風呢,大冬天的誰沒事幹喝西北風吶!林仁肇呆立船頭,面紅耳赤,雙手緊緊的抓著箭垛,青筋暴起。韓旭那離去的背影,讓他回想起當年後周張永德得勝而回的情形。雖說今個只是一場罵戰,但一向不認輸的他,彷佛再次撿回了丟中的記憶。
第四卷 南國風月
第236章 白鷺洲上客
船艙內。
烤著火盆,喝著“綠楊春”,舒爽得韓旭直想呻吟。此刻想來,剛剛在艙外,頂著江風和林仁肇鬥嘴,還真是吃飽了撐得慌。是以船隊逆江而上,他是再也沒有出過船艙,管他林仁肇耍什麼花樣。
船行數個時辰,直到天色漸暮,程淮秀再次入艙內將處於迷迷糊糊中的韓旭給拉了起來:“韓旭,前方就是白鷺洲了!”
“哦?出去看看。”韓旭揉了揉臉,振作下精神,朝著艙外走去。
白鷺洲地處金陵城西,是懸在江中的一座綠洲。秦淮河水自東向西,穿過金陵城,因白鷺洲的阻擋,一分為二,流入長江。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此留下千古名句: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所說的正是登鳳凰臺,遙望白鷺洲之美景。
不遠處的白鷺洲上,聚集著數不清的白鷺,時而群起而飛,時而入水捉魚嬉戲。暮色之下,那籠罩著灘塗的片片白色,恰似黃昏殘雪。
到了白鷺洲,也就到了金陵城。
林仁肇指揮著領路的兩艘樓船迅速的轉身,離開水道,讓淮揚軍的三艘艨艟靠岸。
“他這是什麼意思?”望著林仁肇那筆直如槍的身影,韓旭疑惑的問道。
“他們只是護送我們到達這裡,這裡已屬金陵水軍的管轄。”程淮秀解釋道。
隨著白鷺洲上數艘小型快船前來接替領路,林仁肇的五艘樓船戰艦已完成了轉身,排成一字長蛇陣,原路返回,順風順水的朝著潤州而去。
“預祝韓將軍金陵之行順利。”林仁肇的旗艦再次發來旗語。
“呵呵。”韓旭淡淡一笑,道:“回覆他‘多謝’。”
程淮秀微微一愣,發完旗語後,看著韓旭,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呵呵,沒事,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仗。人咬我一口,我殺他全家。”韓旭呵呵笑道。
林仁肇就這樣走了。
和南唐軍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發生在他和林仁肇之間。淮揚軍和鎮海軍的交流罵戰全都是透過旗語,兩人甚至連對方的臉都沒看清楚。不過,有的時候,兩個人即使沒有面對面,有時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聯絡。林仁肇這三個字此時已真正的印入了他的腦海裡。
……
“砰”,一聲沉悶的撞擊聲,艨艟靠上了白鷺洲碼頭。
鑼聲,鼓聲頓時想起,碼頭上人聲鼎沸。最前方的是數十名南唐官員,身後兩列是上百名金陵城百姓,上至七八十歲的白鬍子老頭,下至婦人懷中的襁褓小兒,頗有一種南女老幼齊上陣之態。
韓旭一襲白衣儒服,率先走了下船板,身後裴忠,劉三一左一右。王凳子指揮著那一百名親衛將一箱箱的木箱抬了下來。
南唐官員迎了過來,領頭的一位年過半百,身著三品緋袍,面容矍鑠,四肢傾長,高大的身材在一群南唐官員中顯得鶴立雞群,端得一副好賣像。
韓旭在打量此人之時,這花白鬍子的南唐官員也同樣在打量著韓旭,臉上那似有似無的笑意,很是耐人尋思。
周圍是熱熱鬧鬧的景象,然而,這一老一小面面相覷的兩人,卻有一種與世隔絕的閒情逸致。
半響後,從南唐的官員中走出一人,看也不看韓旭一眼,徑直朝著劉三拱了拱手手,恭敬道:“請問這位將軍,貴國使節韓將軍為何還未下船?”
劉三怔了怔,隨即哈哈大笑道:“小子,哦不對,這位大人似乎眼神不好使吶,俺家將軍不是早就在你面前了嘛!”
“你……”年輕的南唐官員面色一變,正欲開口,卻被領頭的這位老大人揮手製止。
“老朽戶部侍郎韓熙載,奉國主之命,恭迎大宋國使者韓將軍。”
韓熙載?我勒了個去,怪不得這老頭看上去如此俊雅,簡直就是一老帥鍋啊!原來這傢伙就是韓熙載,韓旭暗自驚奇。後世傳說中這老傢伙七老八十之時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