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了讓楊月蟬那死婆娘發現自己。然而悲催的是,一連幾天,連楊月蟬的影子都沒看到,他反倒在揚州城的百姓中留下了一個“浪蕩節度使”的美名。
浪不浪蕩,韓旭更本無所謂,難道還有什麼事能比自己都快變太監了重要?算算日子,離上次楊月蟬離開已經二十天了,也就是自己只剩下了十天的時間。若是在十天之內楊月蟬還沒回來找自己,或者秦雨山派出的丐幫弟子還沒尋找到解毒方法的話,那他今後註定和公公有緣。
揭開褲腰帶,在周圍淮揚軍守衛目瞪口呆的眼神中,韓旭掏出了命根子,站在城頭上,尿了出去。
“呼……”一泡尿撒完,韓旭滿足的長吁口氣,直到今日他才發現:原來能順利的撒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第233章 浪蕩節度使
身在揚州城的韓旭正過著悠閒自在的逍遙日子。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汴京,一場圍繞他無所事事的爭論正在轟轟烈烈的展開。
“啟奏皇上,老臣彈劾淮南節度使韓旭瀆職……”
“啟奏皇上,微臣彈劾淮南節度使韓旭行為不端,有失民心……”
“啟奏皇上,微臣彈劾淮南節度使韓旭勾結江湖匪類,為禍地方……”
“啟奏皇上,微臣彈劾淮南節度使韓旭荒淫無道,私自任命女子為帥,擾亂軍心……”
……
剛剛平定揚州叛亂,返京沒幾日的趙匡胤,原本是心情大好,走起路來都足下生風。李筠和李重進的死,給大宋其他各地節度使深深的敲響了警鐘。以他們的現在的實力是再也無法的趙匡胤相提並論,趙匡胤羽翼已豐,他們唯有乖乖的當大宋的臣子。這不,這幾日接二連三的傳來那些原本處於觀望之中的節度使,上表效忠的奏章,京城的各地進奏院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崇元殿內,趙匡胤一身龍袍冠冕,高高居於龍椅之上,望著低下一幫出列之人,心中的怒氣油然而生。
彈劾,又是彈劾,而且彈劾的恰恰是剛被他親自任命的淮揚節度使韓旭,這不是當面打他的耳光嗎?平定了大宋武將,這群不甘寂寞的文官倒是跳了出來,難道還要再整頓一次官場不成?一直以來他都是善待文人,更是將此立為國策,但善待並不意味著就可以得寸進尺。
“御史大夫酈愛卿何在?”趙匡胤雙眼微眯,開口問道。
朝堂上鴉雀無聲。
“啟稟皇上,酈大人今日抱恙在府,並未上朝。”範質出列拱手道,說罷微微扭頭看了眼王溥,暗自嘆息。
此次出列彈劾韓旭的,均是出自大宋御史臺,幾位御史聯名彈劾,而帶頭的正是大宋右宰王溥。
範質不明白的是,他和王溥同為後周輔臣,又一同降宋,一向小心謹慎的王溥,怎麼會冒如此之大不韙?御史臺的彈劾,就連御史臺大夫酈希亮都明哲保身,告假在府,而偏偏王溥跳出來當這個出頭鳥。
“皇上,淮揚節度使韓旭之罪事實俱在,理當罷免,還請皇上明鑑。”王溥彷佛沒看見老友範質的暗示,昂首挺胸,眼光直視那高高在上的趙匡胤,一副不罷掉韓旭,誓不罷休的樣子。
“請皇上明鑑……”
一幫御史同聲附和。
“哼。”石守信冷哼一聲,出列道:“啟稟皇上,淮揚節度使韓大人,孤身犯險,這才有我大宋一舉攻克揚州之舉。韓大人的忠心天地可鑑。御史臺一面之詞,豈可輕信,請皇上明鑑。”
“請皇上明鑑……”
在石守信的帶領下,一幫武將立馬跳了出來,高懷德,王審琦……個個為韓旭抱屈。
一時之間,朝堂上鬧成了一片,御史臺的文臣和朝廷的武將個個吹鼻子瞪眼,就差點擄袖子幹架。
然而,好一陣吵鬧後,兩方的人馬均發覺不對勁,不約而同的停止了爭執,將目光轉到那高高的龍椅之上。
朝堂內頓時鴉雀無聲。
半響後,趙匡胤呵呵一笑,緩緩道:“諸位愛卿怎麼不吵了?王愛卿,石愛卿,你們倒是說話啊?”
未帶眾人開口,趙匡胤突然面色一變,怒氣衝衝的說道:“既然你們不說話,那就……退朝。”
說罷,起身就走,留下一幫面面相覷的滿朝文武。
……
文德殿內。
“啪……”
“一群混賬東西,只知道吵吵吵,朕要這些廢物有何用。”趙匡胤勃然大怒,揮手將桌面上一疊疊奏摺全部推到地上,罵罵咧咧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