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他也抓緊時間對海軍的長遠作戰計劃做了一些小範圍的修改。在第三次會議上,薛希嶽首相透過了經過了調整的工業生產計劃。總體方向沒有改變,即帝國的工業生產規模繼續擴大,宗漢欽內相還做出了報告,計劃在24年新增150萬產業工人,也保證工業生產計劃順利完成。工業部長,農業部長提出的新的動員計劃也獲得了首相的批准。新的工業生產計劃將在年底正式啟動,而之前的準備工作在十一月初就將全面展開。
十月八號,談仁皓跟隨廖漢翔來到了帝國首相府。嚴定宇元帥也帶著一名陸軍少將在十分鐘後到達了。這是一次閉門會議,參加會議的都是內閣政府的高階官員(至少都是副部長)。與之前的三次會議不一樣,長遠戰爭計劃是帝國的最高機密,那些工業生產計劃也很重要,但別的國家也能夠大概判斷出唐帝國在24年能夠將工業產值提高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但卻無法摸清楚唐帝國的戰爭計劃。
參加會議的一共只有十多人,除了幾個重要的部長之外,其他人談仁皓都不認識,連那名陸軍少將他都不認識。
“你是談仁皓將軍吧?久仰大名!”在等待會議召開的時候,那名陸軍少將主動走了過來,做了自我介紹,“我是古迅雷,陸軍少將,很榮幸能夠與你同堂發言。”
談仁皓迅速的打量了一下這個比他大不了幾歲的陸軍少將,同時將那張堅毅,同時帶著一股桀驁不馴的神色的臉龐印在了腦海裡。古迅雷給談仁皓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在談仁皓以往的認識中,陸軍並沒有太多的年輕將領,嚴定宇元帥也很少重用年輕將領(陸軍在對年輕將領的任用方面比海軍還要保守),而古迅雷明顯是個才晉升上來的年輕少將,他肯定算得上是陸軍中的一顆新星了。
“對了,我以前是第三騎兵軍的,施鼐興將軍的副手。”古迅雷又做了一番介紹。
這下談仁皓就明白了,他已經多次從廖漢翔那裡聽說過了“施鼐興”這個名字。當年,施鼐興與廖漢翔還是一條戰壕裡的戰友,在廖漢翔當騎兵營營長的時候,他就是另外一個騎兵營的營長。後來,廖漢翔去了陸航,走上了航空兵這條道路,而施鼐興則留在了騎兵部隊,致力於裝甲兵的發展工作。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絡,廖漢翔還留在陸航的時候,兩人還就航空兵與裝甲兵的配合作戰問題討論過多次。後來,施鼐興提出了利用裝甲兵的速度,結合航空兵的打擊能力的“裝甲叢集快速突擊理論”(“閃電戰”的基礎理論)就是建立在他與廖漢翔的討論基礎之上的。而這也成為了帝國陸軍在二戰前夕的經典理論,為帝國陸軍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施鼐興也因此成為了帝國陸軍裝甲兵的創始人。可他在陸軍的遭遇與廖漢翔有點相似,一直不受重用。他沒有跳槽來海軍(海軍也沒有可以讓他施展身手的地方),而是留在了陸軍,用他的理論組建了第三騎兵軍(後改名為第三坦克軍),為帝國陸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裝甲兵指揮官。
“古將軍,興會了!”談仁皓立即對古迅雷產生了好感,大概是因為施鼐興與廖漢翔的關係,還有他們同是年輕將領的緣故吧。“我也早就聽說過施鼐興將軍的大名,相信古將軍將會在戰場上一展才華,將施鼐興將軍的理論變為實際的戰功!”
“談將軍過獎了,與談將軍相比,我不過是才學會走路的孩子一樣!”古迅雷也對談仁皓產生了好感,“現在談將軍已經是海陸兩軍的大名人了,我還經常聽衛伯瑜將軍談到你呢。至於今後嘛,我們都為帝**人,為帝國征戰沙場為我們的本分,那些戰功又算得了什麼呢?”
兩人同時笑了起來,作為年輕一代,他們有著共同的社會背景,也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念。這也許是帝國海陸兩軍年輕將領唯一的共同點吧。
“兩位將軍,會議開始了,請進吧!”一名首相府的衛隊軍官過來打斷了兩人的談話。
“古將軍請!”
“談將軍請!”
兩人並肩走進了會議室,薛希嶽,聶人鳳,嚴定宇等人早就已經坐好,等著兩位做報告的少將進來。談仁皓走到了聶人鳳的旁邊,古迅雷則走到了嚴定宇的旁邊。兩人都朝對方看了一眼,然後才坐了下來。
“你認識他?”聶人鳳有點好奇的看著談仁皓。
“才認識的,古迅雷,應該是裝甲兵少將。”
聶人鳳微微皺了下眉毛,然後低聲說道:“看樣子,嚴定宇那個老頑固也開始啟用年輕將領了。”
談仁皓也笑了起來,說道:“陸軍已經沒有退路了,嚴定宇元帥肯定是被逼於無奈才選擇新的戰術,啟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