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並不比唐帝國的500公斤航空穿甲彈小。而且,航母不是戰列艦,炸彈的破壞大得多。戰後,唐帝國曾經用俘獲的航母做過試驗,任何一艘航母都難以承受十枚炸彈(魚雷)的攻擊。換句話說,唐帝國轟炸機飛行員有的時候用幾十枚炸彈去擊沉一艘航母,這確實是在浪費炸彈。
“嵩山”號小型航母已經翻覆,航母上的1000多名官兵中至少有一半沒有逃出來,大部分都是輪機艙裡的官兵。小型航母的抗沉能力本來就很差,甚至比之前的兩級艦隊航母還要差很多,主要是受到其較小的排水量限制,而且還要裝載儘可能多的戰機,結果導致航母不能採用小分艙設計(改進的小型航母也不會對艦體結構做過多的修改,不然就要延長改造工期,增加改造成本),也沒有采用裝甲飛行甲板設計。結果,這艘航母只捱了三枚炸彈,一條魚雷,就失去了挽救的能力。
“衡山”號小型航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這艘航母捱了一枚炸彈,而且這枚炸彈是在一號輪機艙爆炸的,結果航母的速度降低到了22節。另外,在改造時,為了降低成本,以及縮短工期,航母上很多次要部位採用的不是裝甲鋼板,而是木板(這也是為了控制排水量)!結果,大火燒起來之後,就難以控制了。
實際上,小型航母的這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成本,工期,乃至有限的排水量,這些都導致改造而來的小型航母在戰場上受到打擊之後的生存率非常低。這也是為什麼唐帝國與美國在各完成裡級改造航母之後就再也不拿巡洋艦來改為小型航母的原因。相對來說,因為航母沉沒,或者是受傷而導致的額外傷亡過於嚴重,這讓其提供的航空作戰能力顯得得不償失,還不如大批次建造艦隊航母划算,或者是新建小型航母(護航航母),把這些航母留在二線戰場上划算呢。
美軍的第二批轟炸機群的規模並不小,江文翰他們迅速的投入了戰鬥。可很快,這些防空戰鬥機上的飛行員就發現,美軍轟炸機只是集中攻擊了還在逃命的“衡山”號,前去轟炸“呼倫湖”號航母的轟炸機數量非常少,大部分的轟炸機是朝著“貝爾湖”號逃逸的方向飛去的。
“上校,攔截那些轟炸機!”
“知道,讓所有人都跟上來。”江文翰也收到了“貝爾湖”號航母戰鬥群防空指揮官的命令了。他一直沒有能夠與艦隊的防空指揮官聯絡上,也許現在才轉移到“玄武”號上的艦隊司令部還沒有恢復指揮能力吧。“儘量衝散他們,把美軍的護航戰鬥機打散,另外,拖延時間,美軍轟炸機不會有多少燃料的!”
江文翰的這個判斷非常準確,美軍第二批轟炸機出發的時候,第二特混艦隊距離美艦隊大概是230海里,而實際上,這些轟炸機需要飛行至少270海里才到達了第二特混艦隊上空,現在要追上“貝爾湖”號航母戰鬥群,至少還要飛20海里。也就是說,整個攻擊出擊航程達到了290海里。如果考慮返航的話,那麼這些美軍轟炸機必須要儘快投下炸彈與魚雷,而不能在戰場上停留太長的時間,甚至不能一直衝刺飛行,必須要節約燃料!
在江文翰的率領下,這批已經快要用光彈藥的戰鬥機瘋狂的衝進了美軍轟炸機群裡面。正如江文翰所預料的一樣,大部分美軍轟炸機沒有加速,而是迅速散開,規避戰鬥機的打擊。sbd繼續保持在3500米的高度上飛行,而tbd則在下降高度。
“兩個小隊去攔截那些魚雷轟炸機,另外的去對付俯衝轟炸機,絕不能讓它們靠近航母!”
江文翰已經擊落了這次戰鬥中的第八架敵機,他也沒有想到,僅僅一次戰鬥,他就打下了這麼多的敵機,這已經是他的個人單場戰鬥擊落敵機數量的新紀錄了。
“貝爾湖”號航母戰鬥群的上空沸騰了起來,此時至少有三艘大型防空巡洋艦,六艘重巡洋艦,以及十多艘驅逐艦守衛在這艘航母的周圍,另外,還有數十架戰鬥機在拼命的攻擊靠近的美軍轟炸機。恐怕,這也是美軍轟炸機飛行員在這一年多來遇到過的最為強大的一支防空艦隊了吧。
江文翰已經不再下達命令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攻擊那些美軍轟炸機上。每次爬升,他都會盡力找到一架sbd,然後將其擊落。而每次俯衝下去,他都會盡量對準一架貼在海面上飛行的tbd。
機關炮的炮彈打在海面上濺起了一朵朵的水花,魚雷轟炸機在這個時候被擊中的話,上面的飛行員幾乎沒有機會逃生。特別是來自頭頂上方的攻擊,炮彈有很大的機率打進座艙裡面,而不是擊中轟炸機的機身。
戰鬥打得異常的殘酷,防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