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就是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而海洋上的島嶼就是如同是一個個據點一樣。地圖上的那些航線,實際上都是認為畫上去的,而在大海上,並沒有任何航線的標誌。也許,船隊會沿著航線前進,這樣能夠縮短航程,避免危險,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可艦隊絕不會按照地圖上的航線航行,因為艦隊的任務不是去運送物資,而是去幹掉敵人。這就決定了,在大海這個戰場上,只要水深足夠,艦隊就可以隨意航行,沒有任何地理條件來限制艦隊的行動。而正是如此,所以海戰更注重突然性,海上決戰的意義更大。特別是在航母出現之後,海戰幾乎都是突然開始的,往往在幾個小時之內就決定了勝負,而在偵察機發現敵人的艦隊之前,指揮官很難知道對方的位置,就更難以組織力量發動進攻了。
這也正是海戰與陸戰的區別,海戰受到的地理因素的限制更少,部隊(艦隊)可以更靈活的機動,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而不像在地面上作戰一樣,必須得考慮道路交通系統對部隊行動的限制。而任何一名海軍的軍官在學院裡深造的時候,都會被明確告知這一點,那就是,在海洋上,敵人可能從任何一個方向到來,不要妄想能夠過早的發現敵人。
斯普魯恩斯不僅當過學院,還當過海軍學院的教員。對於海戰的突然性,他是很清楚的。而在他率領第五艦隊離開珍珠港的時候,就知道,這次他要獲得勝利的話,那就必須發動突然打擊,而且不能給對手任何反擊的機會。與談仁皓一樣,找到問題的關鍵並不難,難的是,怎麼去解決問題,以及怎麼去實現自己的戰役意圖。另外,斯普魯恩斯還受到了一個限制,那就是,第五艦隊的任務不僅僅是去幹掉第一特混艦隊,他還得幫助加德納島上的美軍擋住進攻的唐帝國陸戰隊,而且,這是尼米茲直接下達的命令,這個任務甚至排在了殲滅第一特混艦隊之前,守住加德納島的任務比殲滅第一特混艦隊還要重要。
斯普魯恩斯並不會直接違背尼米茲的命令,可他心裡很清楚,如果無法幹掉第一特混艦隊,那麼就算他幫助加德納島的守軍打退了唐帝國的陸戰隊,那第五艦隊也得完蛋,而且唐帝國還會組織新的陸戰隊來進攻加德納島。因此,真正的關鍵應該是擊敗第一特混艦隊,奪取制海權,到時候,唐帝國陸戰隊的進攻將自然瓦解。因此,從一開始,斯普魯恩斯就很清楚,他的首要任務是殲滅第一特混艦隊,而不是去對付那些沒有轟炸機的唐帝國陸戰隊!
可問題是,怎麼幹掉第一特混艦隊?談仁皓把斯普魯恩斯當作了頭號對手,斯普魯恩斯也同樣把談仁皓當作了頭號對手,特別是在哈爾西被談仁皓給幹掉之後,斯普魯恩斯再也不敢小看這個年輕的唐帝國艦隊司令官了。第五艦隊在離開了珍珠港30個小時之後,斯普魯恩斯仍然沒有收到任何關於第一特混艦隊的情報,這下,他有點為難了。
如果與第一特混艦隊進行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的話,恐怕結果是兩敗俱傷。也許,在戰術上,第五艦隊還能佔到一點便宜,可問題是,美國海軍現在就只剩下第五艦隊的這點主力戰艦了,而唐帝國海軍還有第四特混艦隊,而且其第二特混艦隊也正在恢復之中,第三特混艦隊的戰艦也正在維修,要不了多久,唐帝國海軍就有足夠強大的艦隊了,而美國海軍則難以迅速恢復實力。也就是說,如果打一場兩敗俱傷的戰鬥的話,結果對美國海軍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就算用第五艦隊對換掉第一特混艦隊的三艘艦隊航母,吃虧的仍然是美國海軍。
這層厲害關係,斯普魯恩斯看得相當清楚,他不但要勝,而且還要勝得漂亮,就如同幹掉第二特混艦隊那一仗一樣,必須要在自身沒有損失,最多隻有輕微損失的情況下幹掉第一特混艦隊。這話好說,可做起來就難了,在連第一特混艦隊到底在哪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怎麼去實現這個目的呢?
斯普魯恩斯並不懷疑第一特混艦隊的目的,這次談仁皓肯定是來對付第五艦隊的,登陸加德納島不過是引誘第五艦隊出戰的誘餌而已,第一特混艦隊在掩護陸戰隊上岸之後,肯定會撤出戰鬥,然後全力搜尋第五艦隊,準備與第五艦隊決戰。從這一點出發,斯普魯恩斯很快就判斷出來,第一特混艦隊很有可能就在加德納島南部某個地方活動,等待第五艦隊出現,同時,唐帝國海軍航空兵的岸基遠端偵察機與巡邏機會在加德納島北面海域巡邏,防止第五艦隊從這邊突然殺出來。可以說,對手已經佈下了天羅地網,就等第五艦隊前去送死了。
也就是在這斯普魯恩斯猶豫著是不是要上去決戰的時候,一條重要情報送來,20日重新部署到萊桑島上的遠端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