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雷少卿與姜仲民兩人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在聽聞雷少卿出任西南太平洋戰區艦隊司令官,以及後來得知姜仲民被招回本土,第五特混艦隊將得到優先照顧之後,談仁皓就意識到,雷少卿獲得的司令官位置是個閒置,而姜仲民的出現更讓他堅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誤。談仁皓是很瞭解雷少卿的,如果最終姜仲民獲得了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艦隊指揮權的話,那麼雷少卿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而這兩人如果鬧出矛盾,那肯定是海軍頭號大事。可讓談仁皓沒有想到的是,在甘永興,顏國忠等人參與進來只之後,關於戰區內各艦隊指揮權的問題提前爆發了。
談仁皓是從校長把第三特混艦隊調回去這件事上想到雷少卿與姜仲民之間的衝突的。如果校長不是為了調和雷少卿與姜仲民之間的矛盾的話,他沒有任何理由把第三特混艦隊調回去。從第三特混艦隊現在的情況來看,五艘戰列艦,還有大部分的巡洋艦,驅逐艦都需要進行維護,而維護工作至少得十幾天,加上返航所需要的時間,第三特混艦隊頂多在六月初參加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而新服役的四艘戰列艦已經在西南太平洋戰區艦隊裡參加作戰行動了,如果僅僅是為了多一支特混艦隊,說準確點,是多出一艘戰列艦而做出如此大規模的調動的話,是完全沒有理由的。因此,校長調常薦新回去,就是要常薦新起到緩衝作用,緩解雷少卿與姜仲民之間的直接衝突。
對於校長的這個安排,談仁皓打內心裡是很高興的。他是個聰明人,校長這麼安排的最大受益者就是雷少卿。在常薦新返回了西南太平洋戰場後,那麼就是由常薦新直接與姜仲民爭奪艦隊指揮權,而最後的解決辦法就是雙方都各讓一步,得到好處的就是雷少卿了。這也證明了校長並沒有過於偏袒姜仲民。當然,最重要的是,這讓談仁皓感到好受了很多,至少校長對他的弟子是公平的,校長給了姜仲民很多機會,可同樣也給了談仁皓很多機會,給了常薦新很多機會,現在也給了雷少卿一個重要的機會。
一路上,談仁皓都在考慮這個問題,當然,他也重點考慮了第一特混艦隊返回太平洋戰場後,可能執行的任務,或者說可能的安排。
第一特混艦隊在返回太平洋戰區後,只有兩種可能的安排。一是被派遣到中太平洋戰場上,與第四特混艦隊配合,聯手對付斯普魯恩斯。在“珊瑚海大海戰”中,第一特混艦隊就與第四特混艦隊全力配合,解決掉了哈爾西指揮的第三特混艦隊,談仁皓與黃曉天的配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的,兩人都非常瞭解對方。另外,第一特混艦隊與第四特混艦隊是現在帝國海軍中最強大的兩支航母特混艦隊,不管是指揮官的能力,還是艦隊官兵的素質,艦隊航空兵的戰鬥力,都是四支航母特混艦隊裡最強悍的。因此,由第一特混艦隊與第四特混艦隊配合對付第五艦隊,這應該算是最強的組合了。
另外一種安排就是,暫時仍然由第四特混艦隊在中太平洋上牽制住第五艦隊,甚至不惜做出戰略讓步,來拖延美軍的反擊速度。在此期間,第一特混艦隊轉戰西南太平洋,由第一特混艦隊,第二特混艦隊,第三特混艦隊,以及第五特混艦隊,四支強大的特混艦隊一起支援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進攻速度,爭取早日完成攻佔澳洲的任務,隨後所有的特混艦隊都可以轉戰中太平洋,到時候就算斯普魯恩斯擊敗了第四特混艦隊,他也得同時面對三支航母特混艦隊的龐大兵力,就算斯普魯恩斯再厲害,也不可能獲得勝利,而且帝國海軍還可以一鼓作氣的打下夏威夷群島,或者戰略上的決定性勝利!
相對而言,談仁皓是比較傾向於後者的。為了攻打澳洲,帝國海軍已經在西南太平洋上努力了近兩年的時間,投入是相當巨大的。如果將重點放到中太平洋上的話,那麼這就必然影響到進攻澳洲的行動。而透過在中太平洋上穩步退縮,先集中兵力打下澳洲,只要澳洲被攻佔,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的局面就被盤活了,到時候,就算美國海軍再建造六艘艦隊航母,帝國海軍也會有更多的航母服役,帝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優勢將更為明顯,而且雙方都得集中在夏威夷群島海域作戰,美國海軍將沒有選擇,只能被迫的在夏威夷群島上進行被動防禦。從總體戰略上講,在中太平洋上暫時讓步,優先攻打澳洲,是最有利的選擇!
當然,至於到底怎麼安排,這是校長考慮的問題。談仁皓只知道,他在回到舟山之後,校長肯定會向他徵求意見,不然的話,也不會讓他與常薦新立即返回海軍司令部了。而談仁皓也沒有確定到底該提出什麼樣的意見,畢竟他現在對太平洋上的情況還不是完全瞭解,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