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艦的打擊都是個問題,可在他看來,如果能夠幹掉美軍的航母,哪怕是一艘航母,也賺翻了。關鍵是,他有沒有機會溜上去,並且發射魚雷。同時他還想到,第四特混艦隊也許正需要第五艦隊的位置情報,因此,在攻擊之前,他還得把電報發出去。
想到這,文皓矛立即把二副叫到一邊,讓二副去準備好發電報。與其他的潛艇不一樣,“丁”型潛艇有一根短波通訊天線,而且這根天線就在潛望鏡上,因此只需要到達潛望鏡深度,他就可以用短波電臺將情報發出去。短波電臺的作用距離不會超過500海里,因此訊息不可能送到基地去,但卻能被附近500海里範圍內的其他潛艇,或者是有潛艇通訊密碼與通訊頻道的戰艦收到。如果第四特混艦隊與第五艦隊作戰的話,那麼第四特混艦隊應該在這個距離之內,而且第四特混艦隊應該有一部電臺工作在潛艇的通訊頻道上。當然,最關鍵的是,他得首先確認那是不是第五艦隊,如果是,他就得同時完成兩個任務了。
潛艇漂浮在距離海面200多米的海里,紅色的燈光在不斷的閃爍著。這一點,帝國海軍與德國海軍是一樣的,不同顏色的燈光表示潛艇處於不同的狀態,航渡時是黃色燈光,潛航時是綠色燈光,而作戰時是紅色燈光。這樣,不需要傳達任何命令,都可以準確無誤的告訴潛艇上的每一名官兵,潛艇此時正處於什麼狀態,而官兵也就可以知道他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潛艇上很安靜,也很悶熱,為了儘量節省電池裡的電能,空調已經關閉了,而且為了避免發出不必要的響動,排風機也早就關閉了,另外在潛航的時候,潛艇內就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排風機也沒有什麼用。
文皓矛不斷的用毛巾擦著臉上的汗水,還不時的朝聽聲員看去。敵驅逐艦已經走遠,聲納的撞擊聲也消失了,可這並不表示敵艦隊就已經走遠。此時,只有聽聲員的耳朵能夠知道外界的情況,這也正是聽聲員的重要之處。在所有人都不知道外面正在發生什麼的時候,聽聲員成了潛艇的耳朵,是潛艇上唯一能夠知道危險的人。
第五十一章 致命的位置
潛望鏡只在海面上升出了半年左右,反而是那根天線升得更高。海浪掩蓋了潛望鏡的蹤跡,在被發現之前,文皓矛就收回了潛望鏡。
“電報已經發出了。”在文皓矛觀察海面上的情況時,二副已經把電報發了出去。
“下潛到60米,全速推進。”文皓矛長吸了口氣,“航向調整到120度。如果美戰艦上有監聽電臺的話,那我們的位置就暴露了,先離開這裡。”
“首下十,尾上五!”輪機長迅速下達了具體的命令,“全機推進,航向120。”
兩具螺旋槳以每分鐘70轉的速度旋轉了起來,潛艇也在迅速下潛。不多時,聽聲員就聽到了驅逐艦在海面上駛過的聲音,可沒有跟著潛艇來,而是朝別的方向而去。接著,聲納的“撞擊聲”也出現了,可美軍驅逐艦找出錯了方向,沒有能夠發現542號潛艇。
這就是“丁”型潛艇的一大優勢,其水下最快速度能夠達到18節,並且可以以這個速度航行四個小時,而“丙”型潛艇的水下最大速度只有不到10節,最多隻能航行兩個小時。表面上看,這個提高不是很明顯,四個小時也就最多跑出幾十海里,而且最後還得浮上來充電,可在實戰,特別是在規避敵驅逐艦攻擊的時候,“丁”型潛艇的水下速度優勢就相當的明顯了。
潛航能力一直是各國潛艇設計師追求的極限目標,可在核動力出現之前,潛艇的水下航行能力都是相當有限的,在大部分的時候,潛艇只能在海面上航行,而且儘量不使用電池,而是用柴油機。可以說,在二戰期間,潛艇有95%的時間是在海面上度過的,只有在作戰,以及規避敵人的驅逐艦,以及反潛巡邏機的攻擊,以及海況惡劣到讓潛艇無法在海面上航行的時候,才會潛到海面下,用電池推進。可對任何一艘潛艇來說,在海面下潛航的時間都是相當有限的,大部分潛艇就算以4節的安靜航速航行,也就最多在海面下呆上一兩天而已。同樣的,任何一名艇長都對自己潛艇的潛航能力不滿足,總希望自己的潛艇能夠在海面下航行得更快,更久,最好是在整個作戰行動中都不需要浮上海面換氣。
在核動力出現之前,提高潛艇潛航能力的唯一辦法就是安裝更多的電池,並且使用更好的電池。德國人就首先在電池上動起了腦筋來,可以說,當時德國人的思想是相當超前的,在24年的時候,德國的工程師就提出了一個相當前衛的,在數十年之後才具有使用價值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