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這些都是決定海戰勝負的極為關鍵的因素。薩摩維爾原本制訂了一套比較合理的作戰計劃,而且也知道在夜戰中,他打不過第三特混艦隊,畢竟英國本土艦隊在與德國“遠東艦隊”的戰鬥中就已經暴露出了雷達效能低劣的缺陷,而夜戰中,雷達的效能幾乎決定了一切。可問題是,戰鬥不可能按照薩摩維爾自己的預料那麼發展,他也不可能控制住第三特混艦隊的行動,甚至不知道第三特混艦隊的行動,那麼就不是他想在什麼時候打就在什麼時候打了,而是他必須要在一個並不願意的時間與第三特混艦隊決戰。
可見,常薦新有點高估了薩摩維爾這個對手。相對而言,薩摩維爾並不是坎寧安那種才華橫溢的艦隊司令官,也不是一個能夠在戰場上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的指揮官。從最近由薩摩維爾指揮的兩場海戰來看,雖然英國本土艦隊都取得了勝利,至少是在戰略方面取得了勝利,可是在其他方面,薩摩維爾的表現都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特別是在與舍爾的那場戰鬥中,薩摩維爾在戰術上是失敗的,畢竟在雙方兵力相當的情況下,他損失了一艘戰列艦,而且最終讓德國“遠東艦隊”逃走了。
同時,薩摩維爾也嚴重低估了常薦新這個對手,導致他低估對手的根本原因是他從來沒有與唐帝國海軍交過手,因此就很難對常薦新這批新生將領有直接的瞭解。雖然薩摩維爾透過各種渠道搞到了很多唐帝國海軍年輕將領的資料,其中就有很多是常薦新的資料,可他對常薦新的瞭解並不多,而且英國,美國等國的情報部門都將談仁皓當作了唐帝國海軍的頭號艦隊司令官,常薦新的排名甚至在黃曉天,郝東覺等人之後,因此情報部門提供的情報也就相當有限,甚至會有所偏差。
這也正體現了唐帝國海軍與英國海軍,新老兩代海軍將領之間的差別。
太平洋戰場上血的教訓讓唐帝國新生代將領都比較早熟,特別是在戰爭初期,在與口木海軍的幾次較量中,唐帝國海軍吃了不少的虧,其中多半都與不瞭解對手,低估了對手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在談仁皓,常薦新這批年輕將領中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在戰場上,如果對敵人的瞭解不夠多的話,那就寧願高估敵人,也絕不要低估敵人。也正是因為養成了這個習慣,因此在接下來與美國的艱難戰鬥中,唐帝國海軍的年輕將領們笑到了最後,幾年的血戰下來,最終擊敗了美國海軍,也擊敗了美國海軍中那些老資格的將軍。
相反,英國海軍卻沒有經歷過這麼多的坎坷與磨難。自從戰爭爆發之後,英國海軍只遭受過一次慘重的失敗,那就是由坎寧安指揮的遠征艦隊在南大西洋上被唐帝國海軍的遠征艦隊給擊敗了。相對而言,這次失敗對英國的戰略影響並不是很大。首先,英國海軍還有足夠的戰艦確保其對德國的封鎖,甚至還能夠派遣戰艦前往地中海,對抗波斯帝國的艦隊。其次,南大西洋本來就不是英國的勢力範圍,英國在這裡沒有重大的戰略利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唐帝國海軍沒有能夠藉助在南大西洋上的勝利而迅速北上,因為在大西洋上缺少海軍基地,因此唐帝國海軍很難迅速攻入北大西洋,威脅到英國本土。正是這三點,英國海軍沒有能夠從遠征艦隊的失敗中吸取到經驗教訓,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犯一個嚴重的錯誤。當然,還有一點不能忽略,那就是坎寧安等眾多遠征艦隊的優秀指揮官都在戰鬥中被殲滅了,也沒有幾個人能夠返回英國去總結經驗教訓。這些因素都導致英國海軍的老派將領對唐帝國海軍缺乏足夠的瞭解,對唐帝國海軍的新生代將領更缺少足夠的瞭解。
正因為這種認識上的區別,導致了雙方將領在做出預先判斷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偏差。如果當時薩摩維爾能夠重視常薦新這個對手的話,他就應該考慮到一點,即第三特混艦隊很有可能還在海峽中活動,那麼他就應該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撲茨茅斯港,而不是在海面上轉悠,給對手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其實這也不能怪薩摩維爾,英國的情報部門也在此時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一個導致了其本土艦隊主動前去送死的嚴重錯誤,那就是錯誤的將第六特混艦隊發出的電報判斷為第三特混艦隊發出的電報,這也是導致薩摩維爾做出錯誤判斷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六特混艦隊大概是在十一點半左右與第一特混艦隊聯絡的,常薦新沒有能夠及時收到第六特混艦隊發出的電報,因此並不知道第六特混艦隊的行蹤。谷甄雲的這封電報讓在後方指揮的談仁皓鬆了口氣,可是無線電波也被設在英國本土南部的無線電監聽電臺給接收到了。英國的情報部門迅速的拿出了分析結果,並且立即把這個結果發給了本土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