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1 / 4)

小說:最後的嘆息 作者:絢爛冬季

慈禧的原話是“我病才好,找人不容易,你別給我為難!”可見對他的倚賴和重視。

這裡撇開提一筆軍機處。

雖說“清承明制”,但清朝皇帝對文官集團的控制遠勝明朝,除了是因為外族入主之外,康熙朝創下的密摺制度實在功不可沒。

清制是鼓勵四品以上官員直接給皇帝上密摺的,這種制度之下,官員們各自惶惶,生恐彼此告密,競相向皇帝表忠心。

附帶的,大家可以看到雍正在折上批各種“朕就是這樣漢子”——這種內容當然不適宜公開。而軍機處的權力之所以遠勝明代內閣,就是因為軍機處管密摺。

扯遠了。翁同龢入軍機處,是他一生中宦途最得意的時刻,這是光緒八年的事。兩年之後,慈禧發動“甲申政變”,廢掉主政軍機處的恭親王奕欣。翁同龢受風波影響,“革職留任”,因為他是帝師,可以說這個處理對他沒有實際影響。

也就是在這個位子上,他碰到中日戰和這樣的大問題。

實際上,當時朝中多數人,包括光緒和慈禧在內,都是主戰的——這裡得給慈禧說句公道話。咸豐身體不好的時候,經常讓慈禧(當時的懿貴妃)參與政事,那時起她就是比較堅定的主戰派——總之當時基本上“是中國人都主戰”,因為日本人幹得實在太過分了,凡還有點血性的正常人,都不能忍。

主和派中央主要是孫毓汶和徐用儀,諸侯主要是李鴻章。孫是辦過法國在越外交的人,李鴻章不用說了,當時最熟洋務的人,知道我們根本打不過。但是頂不住所有人都主戰,不得不打了。

現在有很多資料說翁跟李鴻章有私仇,所以主戰,比如這篇翁同龢:攪局之王 與李鴻章暗鬥導致清軍慘敗裡面說:透過王伯恭(曾任袁世凱的總統顧問)所著的《蜷廬隨筆》一書中記載的一段親歷,我們來看看翁師傅心中的小九九吧——

“甲午戰前,翁同龢一力主戰,李鴻章言不可輕開釁端……我去見翁,向他力陳主戰的錯誤。我想翁也是我的老師,他向來是器重我的。但翁聽了我的勸說後,笑我是書生膽小。我說:‘臨事而懼,古有明訓,豈能放膽嘗試?而且,我國無論兵器還是戰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輕率地開戰啊!’翁說:‘李鴻章治軍數十年,掃蕩了多少壞人啊!現在,北洋有海軍陸軍,正如火如荼,豈能連一仗都打不了嗎?’我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今已知自己確實不如人,哪裡有勝利的希望呢?’翁說:‘我正想讓他到戰場上試一試,看他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將來就有整頓他的餘地了!’”

“愛國口號”下的真實目的竟然是為了整治對手,慘白的事實似乎是在嘲笑大眾的智慧。

這就是斷章取義了。這段話是王伯恭在《蜷廬隨筆》裡記下來的,翁的原話是“吾正欲試其良楛,以為整頓地也。”

這句話怎麼理解?是不是說就是等著李鴻章出醜?其實看不出來。李鴻章主政北洋水師期間,不斷向中央要錢要米,到打仗的時候,又說打不過不肯出擊。你站在中央的立場上,會不懷疑他自己的小算盤?

封疆大吏,勾結近臣,歷史上能容忍這種人的皇帝不多。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裡這句“吾正欲試其良楛”,意思也可以是“我要看看李鴻章到底是不是真心願意為中央辦事”,未必就是翁同龢與李鴻章有私仇。以“私仇論”解釋翁李對立,更像是用今天小報記者的眼光,妄自揣度古代天子股肱的格局。

但翁這種文人從政,最大問題還是不接地氣。我個人認為他不是因為與李的私仇才力主開戰的,而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對邊疆軍事都不瞭解,更別說熟悉西洋軍制的舊式官僚,其知識結構根本不足以支援他在戰和問題上作出理性判斷,單憑著一股忠君愛國的思想就主戰了。

結果當然只有戰敗。

甲午之戰失利原因很多,在此不必贅述。失利之後,翁力求“寧增賠款而不割地”,可惜你打輸了仗,之後決定權就不在你手裡了,所以還是把李鴻章請出來去日本挨槍子。

許多書說李鴻章捱了罵,翁同龢卻升了官,這不準確。翁並沒有少捱罵,但軍機領班不是他,練兵的不是他,拍板把軍費去修圓明園的也是慈禧不是他,他不可能為戰敗負責。只不過他左右不討好,所以有人試圖落井下石而已。

甲午戰敗其實是對所有人心理的一次大沖擊,因為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我們會輸得這麼慘,還割地了,這是奇恥大辱,光緒都痛苦地說我不配再做天子了。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這就好像《三體》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