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2 / 4)

小說:爭龍道 作者:雙曲線

,劉辯立即下令徹底封住了州城的四門,再也不許任何人進出城門,並且派重兵從內死守住各個城門,以防城中有內應趁亂奪門,獻城投降。

而城中的守軍,也被全部驅趕到了城牆內側,隨時聽命準備上城牆抵禦,大量事先準備的守城之物,也被運上了城牆,堆在了城牆上面。

而劉家的族人,則被分派到了各段城牆之上,充當守將或者監軍,率兵或者監督那裡的兵將守禦城牆。

甚至於劉辯聽從了手下的建議,把城牆分成了各個小段,直接指派給親信坐鎮負責,誰那兒出事,就要了誰的腦袋。

劉辯這時候也披掛上陣,親自到城牆各處進行巡視,監察各處城牆佈防的情況。

看著城牆上各種守城之物堆積的滿滿的,城牆內側下面也堆滿了各種滾木礌石,再加上充足的守兵,劉辯和手下自認為這一次他們準備如此充分,如果再守不住這座城池的話,那就只能說是天要亡他劉家了。

李霖率軍緩緩抵達了臨海州州城之外,望著州城上空的紅裡透黃的氣運,還有城上凝聚的淡薄的炫黑氣息,抬手止住了隨形的兵馬。

李霖暫時將麾下的這支兵馬,稱之為討逆軍,在大軍抵達州城北部之後,李霖一聲令下,隨軍前來的壯丁們便在李桐的指揮之下,就地展開,伐木的伐木,挖溝的挖溝,開始在城北二里之外構建起了一座大營。

有彭大通前車之鑑,就算是李霖不這麼吩咐,討逆軍也不會再犯當初彭大通大意輕敵的錯誤。

如果當日彭大通不是輕視李霖和山海縣守軍的話,而是一到山海縣之外,先紮下一座堅固的營寨的話,就算是李霖奇計百出,恐怕也沒法如此輕鬆的將彭大通擊敗。

當時如果彭大通有一個穩定的營寨的話,李霖率領騎兵出城突襲他的中軍,彭大通完全有機會暫時退入大營之中,只要堅守片刻,待壓到城牆處攻城的部曲撤回來,李霖也就拿他沒有辦法了,充其量也只能暫時擊退他們,卻根本無法以少量的兵力,將其徹底擊敗,更不要說將其打的全軍覆沒了。

而且李霖當時手頭的騎兵也絕對稱不上是精銳騎兵,那些騎兵也不過只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根本無法發揮出強悍的戰鬥力,彭大通只要能堅持一段時間,待到主力撤下之後,李霖如果不及時撤退,甚至還可能會落入到被包圍全殲的境地。

可惜的是彭大通實在是個蠢材,輕敵冒進不說,還自大狂妄到了極點,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既不先安營紮寨不說,居然還把手頭能用的主力全部都壓到了攻城之中,甚至連保護中軍的足夠兵力都沒有留下,所以才會輕鬆被李霖殺的全軍覆沒。

有這樣一個前車之鑑在先,討逆軍當然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而且軍中諸將也都明白,這次攻打臨海州州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座州城雖然稱不上是一座堅城,但是起碼比山海縣的城牆要高達堅固一些,更何況城中好歹守軍數量眾多,就算這些守軍都是烏合之眾,想要輕鬆攻克這座城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紮下一座穩定牢靠的營盤,便是他們第一要務,兩千多兵馬,除了騎兵營被留作預備兵力,防備城中守軍趁他們立足未穩出城逆襲之外,其餘的步軍只留下了一衛,觀敵瞭陣,剩下的兵力全部都投入到了紮營之中。

而劉辯聞訊也立即跑到了北門城樓觀看城外李霖所部的情況,定睛望去,劉辯的心頓時也就放了下來。

城外李霖所部,明顯兵力並不很多,居高臨下望去,全部兵力基本上一目瞭然,總共不會超出三千人,這就讓劉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以三千兵馬,就想攻克一座由五六千人駐守的城池,就算是劉辯不知兵事,也覺得這根本是個笑話。

只要城中不出現譁變或者大量內應從內策應的情況,李霖想要輕鬆攻克臨海州州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有一點讓劉辯稍稍有點擔心,那就是他看到城外李霖軍中,有一支騎兵,數量雖然不多,大概只有一營百人左右,但是這樣一支騎兵,在江南卻已經是相當難得了,同時他還看到,李霖軍中有一批兵將,看上去軍容整肅,器甲鮮明,看上去相當精悍。

這難道就是李霖前段時間俘獲並且收降的那一批降兵嗎?劉辯就算是不知兵事,也不是瞎子,總還看得出來,一支軍隊的風貌,明顯李霖麾下的這一批兵馬,看上去相當精悍,隱隱間像是一支久經沙場的精銳兵馬。

於是劉辯扭頭對跟著他的一個手下問道:“你等可以確定,江楓此次沒有給李霖派出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