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3 / 4)

小說:爭龍道 作者:雙曲線

塹南下,也很難縱橫無敵,只有擁有了一支精銳水師,才能在南方真正稱霸。

而江陰本來就是南方的軍事重鎮,駐紮有一支名義上歸屬吳王的水師戰船的船隊,鎮守江陰一帶的江面,其實就是防備大陳朝會突然間發重兵南下,徹底掃平南方吳地之中各個門閥世家的力量,徹底控制南方。

這支水師還肩負有在江面上稽查水賊的責任,但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幹多少實事,江面上的水賊並不好控制,他們只是偶爾會奉命前往一些地方剿賊,不過這些年來,也沒聽說他們有多少戰績。

倒是當沈萬的船進入江錫渠之前,被一條隸屬水師的巡檢船攔住,幾個巡檢上船檢視了一番,驗看了李霖等人的路引。

李春很識趣的給他們塞了一點錢,這些水師巡檢於是便揮揮手離船而去,放他們進入了江錫渠之中。

好歹這裡還算是有規矩,這些水師巡檢倒沒有太過勒逼過往商旅,只是例行公事的收點好處,所以不少船寧可繞遠一些,也願意走江錫渠這邊進入大湖,而不願走更近的嘗州那邊,正是因為這邊的官府,知道約束一下這裡的水師官兵,不讓官兵對於過往船隻和行旅勒逼太緊。

對此李霖對江陰以及錫州兩地的官員留下了一個較好的觀感。

江錫渠是前朝開挖出來的一條運河,全長一百餘里,將大湖和長江連通,長江亦或是大湖中的船隻,便可以走江錫渠直接進出,不必繞很遠的路,最關鍵的是江陰作為江南在長江最重要的一個防禦節點,有了這條江錫渠之後,便可以迅速將江南水師從大湖調至長江,增強長江的防禦力量。

如此一來,吳地便不用再長江長期駐紮重兵,減少對軍資的消耗,有限的水師便可以來往調動,既可以用來在吳地之中剿匪,又可以較快的調入長江,所以江錫渠是吳地一條戰備用的水路,很是重要。

所以這些年來,江錫渠也得到了較好的維護,而沒有像嘗州那邊的通渠那樣,受到淤積的威脅,使得渠道逐漸的失去行走大船的能力。

船隻進入江錫渠之後,李霖便鑽入了船艙,將神魂分出體外,開始不斷的在江錫渠兩岸走動,範圍在二十里左右,並且一邊走一邊看,把沿途的地形、村落、鄉鎮都記在了神識之中,以後得空繪製出一份地圖,這對於以後的他可能會有大用,至於以後會有什麼用,暫時李霖也不得而知,但是未雨綢繆是他最擅長的事情。

到了這裡之後,李霖一行人也開始外鬆內緊,加強了對船上那三個假幫工的監視力度,日夜都有人暗中監視著他們三人,只是表面上都裝作很和睦的樣子,並沒有露出什麼馬腳。

江陰乃是兵家重地,李霖一行人並無興趣去打探一番,李霖神魂倒是去了,但是江陰城軍氣沖天,他目前根本沒法闖入城中,如果硬闖的話,還會受其所害,於是也只能作罷。

城池之中都有官方氣運籠罩,非城內供奉的神異不得入內,會自動受到排斥,直接被彈開,如果李霖肉身不入城的話,那麼神魂便會受到阻擋,故此錫州城因為趕路的原因,李霖神魂也無法進入,除非是城中有他的信眾,他才可以獲得入城的資格,故此當船隻駛到錫州城的時候,李霖也只能暫時遠遠望一眼作罷。

過了錫州,船隻便進入到了大湖,這大湖如果李霖沒記錯的話,周元生活的位面之中,應該稱之為太湖,古稱震澤,乃是中土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積極大,趕上一兩個州的面積了,具體到底有多大,現在說不清楚,但是起碼有幾十萬頃是最保守的估計,水量十分充沛,出入此湖的河流起碼有數十條之多,而且湖中島嶼眾多,起碼也有數十座島嶼,許多島嶼可以住人,故此這裡也成了水賊聚集的地方。

雖然吳地水師較強,但是這麼多年來,卻從未把湖中的水賊湖匪給徹底剿滅過,因為水道眾多的原因,水賊一旦遇上官軍水師入湖進剿,他們便立即借各個河汊遁走躲藏起來,官軍水師也不可能長時間都在大湖之中駐紮,所以待官軍退去之後,水賊們便又會回到湖中,開始興風作亂。

也因為大湖的特殊位置,整個吳地目前最繁華的區域基本上就聚集在大湖周圍,在大湖周圍目前有嘗州、錫州、餘杭、湖州、蘇州等幾座大城,基本上是圍繞著大湖而立,許多城的名字,和另一個位面基本相同或者相似。

吳地之所以稱之為吳地,這一點和另一個位面上也很類似,就是這一帶曾經建立過一個吳國,但是後來被北方滅掉,統一了江南,這才將這一帶稱之為吳地。

而這一次皇帝大封諸王,吳地便也封了一個吳王,也就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