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頭腦。突然化險為夷。感到受寵若驚,連忙拜謝入座:
“稟漢王,剛才這番話,決非韓將軍的意思,是小臣覺得如此辦對漢王有利,信口雌簧而已,望漢王海涵!”
張良接過話來:“剛才來使的獻策極有眼光,不失為一個良策,請漢王賞賜。”
劉邦高興地說:“好,好!來人啦,賞賜來使!”
下人立刻捧上黃金和美玉,來使拜謝。
劉邦繼續說道:“剛才我正召張良陳平商議,新下的齊地若無王鎮守,久必生亂,為楚所圖,封王又非韓信莫屬。韓信真算得上一個大丈夫,他既然平定諸侯立有大功,要封王就應該是真王,何必封假王呢?”
張良和陳平都點頭稱是,來使更是喜出望外,回城陽覆命時,又可以炫耀自己的功勞。
劉邦說:“就命成信侯為使,前去城陽為韓信授印封王。”
張良領受了使命之後便對來使說:“請先到館驛歇息兩日,待金印刻好準備停當就立刻起程。”
這一場險些激起變故的風波,才這般平息下去。
韓資訊兵城陽,其實這位功高的名將一點也驕傲不起來。的確,下魏破代、滅趙降齊,殺龍且敗楚兵,縱橫馳騁,所向無敵,青史兵家能有幾人?
但是他知道,劉邦對他並不放心。那次在小修武,劉邦一大清早悄悄來到他的大帳,從被窩裡奪走他的軍權就是證明。日前他派使者到漢王那裡,請准予封他為假齊王。使者上路以後他就坐臥不寧,日夜難安。他相信劉邦是不會答應的,不但不會答應,而且還會引起對他深深的猜忌,甚至引來殺身之禍,因此他又有些反悔了,怨自己不該急匆匆地遣使去求封假齊王。
封假齊王尚且如此之難,要封真王可能難於上青天。
但是他確有自己的難處,齊國諸侯田氏家族的確不好對付,他們不是多次打垮又多次崛起嗎?若沒有“王”的頭銜,確實難以鎮住這一方土地。更何況他擊殺龍且後,項羽正日夜窺視著他,隨時都可能乘隙而入。
可是他的如此苦心漢王理解嗎?
然而,出乎韓信意料之外的是,西楚霸王不是兵臨城下,而是派遣了一位密使,悄悄來到了城陽。
這位密使姓武名涉,盱眙人氏。
武涉求見韓信,坐定之後,韓信對這位身份不明的神秘人物問道:
“先生來自何處?有何見教?”
“請將軍摒退左右,有忠言相告。”
等到只剩下他倆人之後,這位神秘使者終於開口說話了:
“普天下的百姓因為苦於秦國的苛政,揭杆而起舉兵共同反秦。如今秦國已被滅亡。於是依據功勞大小割地分封,讓諸侯們回到各自的封地,罷兵休戰。但是,漢王劉邦原本是分封巴蜀和漢中,卻佔領了關中,並且引兵出關,把其他諸侯分封的地方侵佔了不說,還領兵攻擊楚王,看來他是不吞併天下諸侯絕不會罷休,他是如此的貪婪而不知足啊!”
韓信聽出了其中的端倪。
“先生是從彭城來的嗎?”
“不錯。”
“有話就請直說吧!”
“好,恕我直言!不知有多少次了,漢王都成為項王的甕中之鱉,在項王的掌握之中,要消滅他易如反掌,但是每次項王都未曾把事做絕,讓他死裡逃生,給了他一條活路。然而,他不但不知報答,每次只要逃脫又翻臉無情,立刻背約,又帶兵來攻打項王,這種不講信義到如此程度的人,還值得信賴嗎?”
“那麼,先生以為我應該怎麼樣呢?”
“不錯,將軍受到漢王的重用,並且拼命地為他攻城掠地,但是你想過自己的結局嗎?恐怕最終還是逃不脫漢王之手吧!”
“先生以為我要怎麼才能倖免呢?”
“恕我說一句真話,將軍之所以能保留性命至今天,有一個重要原因……”
韓信俯身問道:“什麼重要原因?”
“這就是因為有項王在,漢王還不敢殺你!”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
“今天,將軍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你對劉項之間誰親誰疏的主動權掌握在你的手裡。不可小視!”
“何以見得?”
“將軍像站在劉項中間,只要你向右投向漢王,則漢王必勝項王,你向左投向項王,則項王必勝漢王。”
“如果我哪一邊都不投呢?”
“那麼,如果今天項王被漢王消滅,或者漢王被項王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