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人,順從百姓渴望安寧的願望,打為民請命的旗號西征,天下必然聞風而動響應將軍,誰敢不聽從你的號令?到時候將軍可抑強扶弱以立諸侯,諸侯重新立起來以後,天下都會聽從將軍的指揮,都會感激將軍的盛德。對於齊國來說,擁有膠、泗之地,而又有著各諸侯共同尊崇的盛德踞諸侯之上,而又對各諸侯安撫謙讓,這樣天下的君王們都會一到齊國朝拜。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天給你你不取得,就會反受其害;碰上了機遇你不行動,就反而給自己帶來災禍。’願將軍深思!”
韓信仍然用前日對武涉說過的話對蒯通說:“漢王對我有知遇之恩。他讓我乘坐他坐的車,乘坐過別人的車就應該與他共患難;他讓我穿他穿的衣裳,穿過別人的衣就應該分擔他的憂愁;他讓我吃他吃的飯食,吃過別人的飯食就應該為他的事效命,我怎能見利而忘義呢?”
蒯通仍不死心,繼續向韓信進言:“將軍自是忠心耿耿幫助漢王,想為他建立起萬世基業,但我以為你打錯了主意。將軍最清楚陳餘和張耳,他們原是最好的朋友,結為生死之交。他倆同在趙國,張耳做右丞相,陳餘做大將軍。後來秦兵圍趙,張耳派部將張黶與陳澤去催促在外的陳餘,卻為秦兵所殺。從此二人之間產生猜疑而終於決裂。後來陳餘攻張耳,張耳投奔漢王,終於借將軍之兵滅殺陳餘,叫他身首異處為天下笑。二人由朋友變為敵人,互相殘殺,是因為災難生於多欲,人心難測。如果將軍認為漢王不會加害於你,這是一種誤解。就像大夫種和范蠡,他們在越亡國之時,幫助勾踐成為霸主,當立功成名之後結局如何呢?野獸滅盡就要烹殺獵狗了。我聽說,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