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又瘋狂地叫將尉和士卒衝過去,把太公搶回來。
張良進言說:“現在太公性命明明又暫時得以保全,若衝殺過去豈不是立刻置太公於死地麼?不知漢王究竟是要太公生呢,還是要太公死?”
劉邦才不得不作罷,擺擺手轉身離去。
這樣,相持的局面又繼續下去。
一隊隊青壯年人,又不得不離鄉別井,被驅趕到前線去當殺人和被殺的工具。沒有力量去殺人的人,又像牛馬一般被驅趕著,揹負著沉重的軍糧趕往前線,去餵飽那些殺人的人,讓他們吃飽之後又去互相殘殺,殺得屍橫遍野,血淤凝固在嚴冬荒草的枯枝上,在寒風中抖動。他們的妻兒老小卻依然在倚門眺望,望眼欲穿……
中國歷史上流傳了千百年的“楚漢相爭”的陳年老窖,是千百萬老百姓的血淚浸泡而成的。這千百萬沒有留下姓名的個體生命,壘起的白骨充當腳手架,才把劉邦和項羽這兩個名字,四個漢字的三十九劃點、橫、豎、撇、捺,支撐到了雲端安裝到歷史的群峰之上的。
這般默默相持著,項羽如坐針氈。他是個容易輕信,容易衝動,也容易反悔的人。他又恨那天沒有烹了劉邦的老爺子,說不定只有把老頭扔進鍋裡的時候,才把那個無賴的泗水亭長激怒得起來。幾年來,這小子曾多次成為甕中之鱉,但都放了他一馬,一想起這些項羽都恨得咬牙切齒。
今天他又決定向劉邦挑戰,決一雌雄。項羽就是這個脾氣,痛痛快快地衝殺一場,哪怕腦袋搬家,也比用鈍刀子割肉強多了!
在廣武的兩軍陣地間,北坡上有一座小山頭,中間被一道深澗隔開,這邊不能過去,那邊也休想過來。於是,項羽擺好陣勢後,約劉邦到此見面。
等了一會兒,劉邦騎馬和張良一道在衛士的簇擁下來到山頭的深澗旁。
項羽急不可待地上前說道:“劉邦,那天我沒有烹殺太公,算得上仁至義盡了吧!”
劉邦拱手拜謝道:“感謝霸王不殺太公之恩!”
“別說那些好聽的話了!你要真感謝我,就乾脆讓我們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霸王為什麼那麼急於決戰呢?我看還是刀下留情,不傷和氣的好!”
劉邦善於以柔克剛,算是項羽的剋星。
“天下大亂,征戰不休已經好幾年了!百姓為什麼不得安寧,難道不就是因為你我兩個人嗎?我們就擺開陣勢打它一仗,決個輸贏勝負算了,何必讓普天之下的老百姓為我們吃苦呢?”
“霸王說得不錯,楚漢相爭,士卒也疲憊了,百姓也怨聲載道,別讓老百姓像咒罵夏桀那樣咒罵我們。我也希望儘快決出個勝負……”
“好,那就出戰吧!”
張良在劉邦身後提醒他道:“別上當,鬥智!”
劉邦想了想回答項羽說:“不,我寧願鬥智,不願鬥力!”
項羽又激怒了,開口罵道:“你這個無賴,今天就由不得你了,你戰也得戰,不戰也得戰!”
項羽令一員大將縱馬向劉邦大營殺來。劉邦也事先作好了準備,他手下有一個射手名叫樓煩,此人膂力過人,百步穿楊。他命樓煩在陣前隱蔽好,項羽派出衝陣的壯士身材魁偉、力大無比,把漢軍將士殺得紛紛落馬,如入無人之境!
他正衝向劉邦時,樓煩彎弓搭箭,一隻羽箭飛去正中咽喉,他大叫一聲翻身落馬。項羽見到這一情景當即又命一壯士殺來,又被樓煩一箭射中眉心,叫都沒有叫得出來,就伏在馬背上了。連續三次都是如此,無人再敢出戰,項羽氣急敗壞,披甲跨上烏騅馬,接過戟來,誰也難以勸阻,策馬上陣。
這樓煩連中三將已無所顧忌,乾脆站了起來,目中無人地挺立陣前,彎弓搭箭,看誰還敢上來?
沒想到霸王騎著烏騅馬閃電般眨眼而至,大吼一聲,如驚雷炸天,使樓煩頓時毛骨悚然,頭腦裡嗡的一身冷汗直冒。他正要抬臂舉箭,但雙手直哆嗦,那箭頭不住地晃動。然而那團黑色的旋風卻直逼他飛快捲來。他心裡發慌,腳發軟,轉身就跑,躲進了營中不敢出來,嚇得魂飛魄散。
漢軍將士一擁而上,才把項羽截住,奮力廝殺一番,攔了回去。劉邦在遠處觀戰,也嚇得心頭咚咚直跳,驚魂不定。這時他才明白,為什麼張良反覆叮囑他寧可鬥智,不可鬥力了。他忙下令加固深溝高壘,不得出戰。
兩軍陣前又歸於沉寂,默默的相持又繼續下去。儘管項羽每天都要來下戰書,但漢王就是不理,在成皋城裡摟著如花似玉的戚姬樂以忘憂。項羽真奈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