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要不能縱火,便打不沉我軍的戰船。那樣一來,不過是跳幫廝殺的搏戰而已,縱然步軍在船上立足不穩武藝大減,我宋人比南人身高體壯,又是幾個打一個,難道還幹不過吳越人麼?”
“只要不用火攻,吳越人便無能擊沉我軍大船……那若是吳越人的戰船本身就是火船呢?便如效法赤壁周郎一般?”
“嘶……那倒不至於吧,”曹彬聽了這句提醒,也是心中倒抽一口冷氣,“陳誨乃南朝水師第一名將,怎會讓他手下精銳兒郎全部做這種以命換命的事情?不過莫非這股吳越軍當真便都是死士,只是虛打著陳誨的旗號?不過我軍船隊並未連環鎖定,遭遇火船衝突也不盡然會遭大損。讓五牙船把拍杆全部升起待命,若是有敵船靠近拍杆範圍內,直接拍碎便是。其餘小船多取長篙竹竿撐拒,效法李光弼破火船之故法便是。”
李光弼破火船的典故是發生在大唐安史之亂年間。相州戰役時,唐軍在黃河上架設浮橋溝通兩岸,史思明叛軍攻打唐軍陣地不下,便用了火船的計謀,準備效法一把周瑜,順水衝下來把唐軍的浮橋燒了。結果李光弼偵知叛軍戰術後,便讓軍需部門趕造數百根老竹捆紮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