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2 / 4)

小說:越滄海 作者:賣吻

姿態存在,主要就是隋唐時候商船跨海遠航的能力太差,有時候為了避免走深海航線,不得不繞很遠的彎路。博多津論港灣的水深、泊位的面積,都是不如有五島遮護的長崎的,它唯一的優勢,就是面朝對馬海峽,有壹歧島和對馬島的兩翼遮蔽,可以無風無浪地航行到對岸高麗國的釜山。

然後,唐代時候中日之間無論是遣唐使還是民間商人,走的都是從博多津渡過對馬海峽到釜山、再沿著朝鮮半島南岸和西岸北上的航線。船到甕津的時候折向正西、到中國山東半島的萊州、登州近岸,然後再貼著海岸南下。這條路線算下來,因為兜了個大圈子避開東海和黃海的深海區,從博多津到蘇州、明州足足要開四千里路。

但是,自從錢惟昱穿越之初的時候,吳越海商的海船,就已經可以實現從蘇州、明州直航耽羅島、然後向正東到博多津的航線了。後來經過幾年的發展,吳越又在肥前國的了立足點。蔣家經過多次往復,總結出了出了連耽羅島都不去,從蘇州出發後直撲長崎港的最短航線。這條航線只有一千七百里長短,比當年日本海商用小沙船走的博多津航線近了一倍。以如今吳越國海船數年的技術積累、新式帆裝應用,夏季順風的時候,三天三夜就到了。

對於商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既然從蘇州到長崎可以飆出如此的極速,長崎港的崛起,也就是歷史車輪滾滾前進的必然了。

……

長崎雖然繁榮,此刻錢惟昱卻沒時間趕去,只能是辦完正事兒、把灰吹法煉銀所需的東西都搭建起來除錯好了,再走點兒回頭路去九州看看。

十月初九日,運著煉銀器械和幾千石鉛錠、鉛礦的船隊,抵達了山陰地方第一大港——松江町。這個松江可不是“松江府上海縣”那個松江,只不過是同名罷了。原本運銀船在山陰地方有多處港口可以停泊裝卸,倒也不拘於松江。只是這次錢惟昱來的都是大船,運的東西也重,只能是尋深水良港靠岸了。

上了岸,牛馱馬拉地花了兩日,才算是把第一批裝備都弄到了石見銀山。

石見銀山位於松江町西南七十多里的大山裡。不過如果直接往海邊方向走的話,只要二十多里就能到達距離銀山最近的日本海沿岸港町大田町。銀山由兩道西南、東北走向的平行山脊構成,中間偶爾也有豁口和隘谷——有些是天然的,有些則是修築“銀山街道”的時候,吳越人用火藥炸口擴大後平整出來的。每每練出粗銀和銅錠之後,就會從這些“銀山街道”運去大田町,裝上海船運回吳越。

非常幸運的是,石見銀山的兩道山脊之間,夾束的正式山陰地方第一大河川——江之川,此河全長四百餘里,發源於後世廣島縣(沒錯就是原子彈轟炸的那個廣島)的群山之中、在石見的江津町入海。水流平均寬闊三四十丈,山勢陡峭之處,水流為山形夾束,寬僅二十餘丈,深水急流,用於進行水力利用的話,正是恰得其用。

東西到了之後,用江之川中的筏子以及旱路的馬駝一個個搬運到銀山見的河畔。因為船隊到來之前,錢惟昱已經讓商會的人傳信到日本這邊,讓銀山監督的人早作準備,因此這裡提前了一個多月就開始修整河沿、疏浚河岸水深、以石塊和糯米汁黏土把河岸做得陡峭。

錢惟昱一行人耐著崎嶇坎坷帶來的顛簸之苦,來到江之川邊視察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算是比較井然有條了。除了這些準備工作之外,錢惟昱還看到在附近的工地上,已經有十幾座巨大的木質水車雛形或其配件被做好了堆放在那裡。看那些大水車輪子,都是用上好的硬質木材製作。有圓形的大水輪,也有橫板式的唐制翻車——這些設施都是根據河道的走勢、水流的緩急、受水力推動面的大小而分別定做的。

除了水車之外,錢惟昱還看到河段每隔短則數百丈、長則兩三里,都可以尋到一處依循山勢、豁然闊朗的大水潭,而且兩邊河岸堆高少則數尺、多則一兩丈。每每以約摸數千民夫的施工量,就可以修飾出一段落差明顯、水流湍急的河段。

“做的著實不錯——這處工程是何人負責的?”錢惟昱看了甚為滿意。他不是沒想過更完備的水力利用措施,比如依託山勢的圍堵修建小水壩、把水壩下方的河沿修成直道,降低水流衝下之後的動能損失。不過他自問這種高階的設計,如果沒有後世的物理學積累,以及工程學常識,尋常人是難以做到的。沒想到,平常的工匠之中,居然也有能人,倒是讓錢惟昱刮目相看了。

聽了錢惟昱詢問,一個左臂短了一截的精壯漢子快步走到錢惟昱面前,施禮奏道:“末將原為撩淺軍中一名指揮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