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1 / 4)

小說:越滄海 作者:賣吻

畹椎幕�闋銎稹�

略微停頓了一下,吳良尋個話頭岔開剛才的話題,說道:“你道此番多招募少年人從軍多是為了年富力強麼?聽說還要全軍都一邊操練戰技戰法,一邊使人教授讀書認字呢,雖然不曾要求人人都當秀才,至少當兵的也要讀《千字文》識上千兒八百字的、懂得日常戰技的排練所需和新式器械的操練。年紀大的人,再從頭讀書識字就慢了。”

“啥?當兵還要識字?這是哪門子道理?普天之下也不曾聽說過啊。”

“小聲點兒!不然你以為家父幹嘛讓某來這裡。所謂識字也不求多,無非是更好地操練所需,順帶著教一些忠君愛國,為大元帥效死的道理罷了。這事兒不好多說,大略知道就是了,朝廷也不會指望著當兵的認字兒太多的,夠用就行。咱大王能夠編出《漢和字典》,讓讀音認字的法門簡便了數倍,這些年鄉間讀書識字的童子也比五年前多了許多。哪怕貧窮農戶人家,十戶人家總能找出一兩個學識字的。當兵的要是都不識字,那不是連貧農都不如了麼。”

“這倒說的也是,俺當初也是十歲就從淮南壽州跟著流民混過來的,那時年紀大些的都被安置到海外墾荒了,俺全家都被周人殺了或是搶光了糧餓死了,又不肯被人收養。幸好那時候平南軍的十王爺修贛江,俺十一歲便到工地上掙命;五年之後偶然尋訪見到幾個當年逃難時同齡的少年人,居然有兩個都已經認字了——當初淮南大亂逃過江的時候,還不是一樣的赤貧。”

兩人說著,便在那裡不勝唏噓,憶苦思甜起來。

“知識越多越反動”的道理錢惟昱還是知道的。很顯然,對於提升軍隊的素質、讓士兵更好地掌握技戰術水平、提高組織紀律性,稍微讀點書認點字還是很有用的。至少這樣的軍隊才有可能如同近代化的德軍那樣成為號令嚴明劃一的存在;而不僅僅是蒙古韃子那種中古時代全憑野性好勇鬥狠的獸類。不過認字的數量,也就僅限於掌握日常生活所需、看得懂軍情和號令,外加灌輸忠於大元帥的理念、適度洗腦就夠了。有了假名拼音,再加上只要求讀得熟練,不要求寫得熟練,那麼認一千個字估計也就兩年的業餘時間就可以完成了。

……

吳良和梁滿倉和那些嚴州撩淺軍的人在諸暨大營混摸了兩三日,陸陸續續又有一些江西兵和福建兵新人趕來。略略計點了一番,怕是嚴州撩淺軍而來的就有不下一萬多人,江西兵足有兩萬規模,福建兵也有萬把人。基本上各鎮募兵多少都是和此前的工役規模多少密切相關的。兩廣那邊因為這些年歸化蠻夷、修邕江、大規模興修水利搞桑基塘,怕是所能募得的人就更多了。只是兩廣路途遙遠,至今都還沒有編好的粵勇來報道。

三月月中,諸暨大營的勞工就已經聚集了七萬人之眾了,大營規模幾乎都擴充到了比諸暨縣城差不多大小。一群原來老本行就是開山架橋、修堤築壩的壯漢還沒開始軍事訓練,倒是又做了一把土工作業,營建不休。

眼看著湊起了人手,今年募集到位的7萬役工便被都編入了親從都,把親從都從三萬人一下子擴充到了十萬人。三月二十這天,這些新兵們第一次見到了他們的主帥林仁肇。林都帥在大校場上把人馬都集中起來,視察了一次軍紀佇列,隨後花了幾天把原本的三萬親從都老兵打散填充進來,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實現以老帶新的混編。

原本錢惟昱從鎮海新軍時代就刮練的一萬人馬,如今也都從軍八九年了,大多數人都有三旬上下年紀,最年輕的也有二十五六。編入如今擴軍後親從都的也有七八千人,這些人幾乎個個都是幾層軍官了,混得最爛至不濟都有一個隊副,也算是兌現了錢惟昱昔年對於那些對自己死忠之人的上升通道規劃。

吳良因為自己是保住了什將的位置,上頭也不會把老兵派給他手下伏低做小,故而一個隊的二十來號人都是原本撩淺軍來的人。眼見著旁邊的隊伍混入親從都的老兵之後全體精氣神馬上就不是一個樣了,他們這些純新兵蛋子也就只有暗暗努力,爭取不被人鄙視。

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是親從都的老兵們,雖然被打散了編制擴充進新軍中,在裝備等級上依然和那些新人是截然不同的——三萬親從都至少都有鐵甲在身。就算沒有全套,一頂鋼板鍛造的頭盔、胸口一面一尺多見方、弧形曲面的鍛鋼胸甲還是少不了的。而新人們如今只是身著棉甲或者換下來的舊皮甲,據說只有軍中操練比武過關了才能換裝。如此奢侈的競技,自然也讓新軍刮練的積極性被煽動了起來。

第360章 文武張弛

新軍訓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