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最後一個機會,那就是和周軍放開了打野戰,而不是攏城死守堅壁清野的攻防城戰——可惜蜀軍要是有這個本事和周軍在關中平原打野戰,趙季札一開始還費那麼大力氣營造非攻城不可的局勢作甚。
七月初,趙季札憋不住賭了一把,出鳳州與周軍王景、向訓決戰,大敗虧輸,本人被俘投降。秦風四州,落入周軍手中,陽平關外,蜀軍累計被斬殺兩萬餘眾,受傷被俘、投降、逃散六萬餘。八萬大軍被堵了出入川的要隘,最終全軍覆沒。
後蜀政權積攢了二十多年的軍事力量精銳,就此化作歷史遺蹟。孟昶聞此噩耗,悲慟不已,只得讓李廷珪死守興元府,重新當道紮營立砦堵住周軍。但是因為失去了橋頭堡,蜀軍顯然不可能再頂著十幾倍的山區軍糧運輸損耗,北進關中了。在五代十國的最後那幾年裡,後蜀政權只能扮演一個只防守、不能進攻的龍套角色,打幾年醬油而已。
秦風四州、八萬蜀軍,讓趙匡胤從高平之戰後的“馬軍左廂第三軍都指揮使”,變成了“殿前司馬軍諸軍都指揮使”。相當於是連升兩級,如此一來,在殿前司禁軍將領當中,趙匡胤算是爬到了第五把手的位置——在他之前,還有殿前都點檢、副點檢、諸軍都指揮使、都虞侯等四個職位,再後面才是馬軍諸軍都指揮使和步軍諸軍都指揮使。因為馬軍地位比步軍高一些,所以馬軍諸軍都指揮使算是禁軍中第五的角色。
如今,才是顯德三年,兩年半之前,趙匡胤在殿前司禁軍中,僅僅只算是百名開外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