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隔壁走廊外懸掛的油畫都震歪了。
……
“該死的海盜,是你們海軍部裡出了法國人的內奸,納爾遜,是他投靠了法國叛亂份子,並與東方魔鬼勾結在一起,出賣了英國利益,應該絞死他。”陸軍大臣說道。
“你有什麼證據!愚蠢的貴族,是說那封書信?哈,全歐洲頭腦正常的人都知道,信中的內容都是編造,是謊言,是汙衊,那些神志不清或別有用心的傢伙才會相信。說道利益,不知道哪個混帳羔子,收了戰敗將軍家屬與流亡貴族的錢財,以公報私得替他人張目。”海軍大臣繼續反駁道。
……
“你這個賤民,我要殺了你!”陸軍大臣叫囂著衝了過去。
“來吧,看看老海盜是如何砍掉貴族的頭顱!”海軍大臣毫不猶豫地迎來上來。
……
房間的叫罵聲終於演變成了全武行,儘管身旁的內閣其他成員在不斷勸阻,但兩位大臣間的拳打腳踢還是造成了會議裡一片狼藉。
休息室的小皮特首相從上個禮拜起就已經習慣於兩位大臣們的爭鬥,起初,他還去管管,試圖憑藉內閣首相的威嚴制止他們的非紳士行為,也許是自己太年輕了,只有34歲,無法服眾;也許是出身顯赫地貴族與功勳卓著地海盜都看不起,自己憑藉老皮特的威望而登上首相寶座;也許是存心讓自己難堪,好讓輝格黨人或托利黨人接替自己的位置,無論自己是如何發火還是好言相勸,雙方都願不讓步,辯論繼續進行,爭吵每天上演,今天更好,大家都開始動手了。
“真應該讓他們統統下地獄去!”小皮特憤怒地咆哮著,站了起來,心煩意亂的他無法再平靜下去,揹著手在寬敞的房間裡走來走去,煩惱地思索著。
還是回到內閣會議室去,再嘗試一下勸說或警告一聲,不行,那兩隻瘋狂地野獸一定會先吃了自己,然後再繼續爭鬥。一個是王族在後面撐腰,另一個是統帥歐洲最強大海軍力量的實權人物。勸說,不能奏效;警告也不會管用,除非是叫荷槍實彈的侍衛們幫忙,前提是自己不想坐首相的位置;
讓喬治三世去約束他的大臣,不行,國王的身體剛剛有些起色,這種內閣裡的爭執要是不顧後果地鬧到王宮可不是好事,再說了,那個德國人的後裔太喜歡專權跋扈,一旦獲權,肯定是扶植自己的王族勢力,加稅,加稅,不斷的加稅,又將破壞光榮革命以來的內閣政治架構,英國可不能再像法國一樣亂起來;
何許重新組閣是個好辦法,乘機趕走他們其中的一個,這個世界該會清淨點,可還是不行,輝格黨人與托利黨人雖然在自己的安撫下,少了些與內閣的衝突,但誰能保證,他們不熱切地盼望自己忙中出錯,相信他們早已經在上議院與下議院活動起來,就等著自己走出這一昏招,好趕自己下臺。“君子不黨”這是父親臨死前留給自己的教誨,決不能讓任何黨派控制英國政權。
……
首相的頭再一次發漲,那是被這鬱悶的氣氛所影響,他走出休息室,準備到走廊上掀起一扇窗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但他還是再度失望,倫敦的濃霧依然未散,溼潤空氣裡攜帶著大量水汽與雜質讓不怎麼蒼老的首相咽喉備感不適,咳嗽連連。
又一次放棄了愚蠢的行為,首相還是準備退到休息室,從長廊往房間走的時候,他發現了自己父親,老威廉。皮特的畫像。
“他是那麼的自信與堅強,即使是在王國最危機的時刻,也同樣如此,從不動搖自己的信念。”首相望著自己父親的頭像發呆,自言自語地說道。
的確,老皮特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18世紀中期,因為英法兩國在北美、印度等殖民地的爭奪上產生了嚴重衝突,1755年雙方在北美的哈德遜地區爆發激烈的戰鬥,而這種偶然的軍事對抗居然演變為長達七年的歐洲大混戰:英國與普魯士一方;法國與奧地利一方。
第二集 巴黎在召喚 第18章 倫敦上空的霧(2)
因為當時的戰爭初期,英國的處境相當糟糕。在北美,英國陸軍被分割包圍;在印度的加爾各答遭到“黑洞”恐怖,同盟者普魯士弗雷得裡克投降敵人;米諾卡島淪陷。由於戰爭失利,英國政府為推卸責任,把巴恩上將作為替罪羊加以處決,就當整個國家處於風雨飄渺之中的時候,老威廉。皮特授命於危難,他以無與倫比的世界戰略,充分自信組織與實施了政治與軍事各項改革。
龐大的王國戰爭機器開始良好運做起來,一系列勝利也接踵而至,在1763年的巴黎和約上,英國又一次取得了對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