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改、醫改是天朝改革兩個最大的問題,也是和老百姓最密切相關的問題。在吳晨身上,喬為民看到了一點房改的方向,只是在醫改上卻是毫無眉目,他第一時間就了吳晨。
“醫藥?喬叔叔,這個我可不懂。”突然聽到喬為民提起醫藥,吳晨有點摸不著頭腦,卻也有一點明悟。
“小晨,是這樣的。我們和喬書記彙報了一下,想在港州搞一個試點,把國有的醫藥企業整合起來,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接手?”喬為民示意了一下,李惠民接著解釋了一下,這種事情還是他說出來好一點。
“國有醫藥企業私有化?”
“不錯,就是俗稱的醫藥改革,我們是想讓那些醫藥企業整合成一個大企業,透過控制藥品價格降低老百姓看病的費用。”
“我可沒那麼多的錢。”聽到這個提議,吳晨連忙拒絕了,不說懂不懂這個行業的問題,就是那筆資金吳晨也拿不出來,港州那麼多醫藥企業,起碼價值數以百億計了,即使他有錢也不敢拿出來,而且這個提議有點異想天開了。
“也不會讓你出太多的錢,我們國企在其中還是要佔有一定股份的,只是控股權會轉讓出去。”
“有國企的成分在,那怎麼能算是私有化,很多東西一樣改變不了,根本就談不了改革。”一聽這個協議,吳晨更不會同意了,有國企的成分保留,那就說明很多蛀蟲還會在裡面,有些問題根本就解決不了。他前世的經驗可是知道這樣做的結果,喬為民不是沒做過,也只是弄得四不像,根本就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入住國營企業的私人企業家怎麼拿得動決定權,光是一個官字就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了,何談控股。
吳晨的針鋒相對沒有讓幾位書記惱火,反而有了濃厚的興趣,至少眼前的男孩對這個行業是有想法的,不怕有想法,最怕的是不敢想。
“那你說說,應該怎麼辦?”喬為民問了一句。
“這個我不知道。”這種事情,吳晨自然不會隨便亂說。
“隨便說說,沒關係,我們也只是聽聽嘛。”
“那我隨便說說,喬叔叔您別介意。我覺得,如果要想有人接手這麼大的攤子,除非政。府能拿出誠意來。”
“什麼誠意?”
“政。府同意私人分期付款全額控股醫藥企業,並且為這個企業開啟綠燈,藥品的相同質量下,各大醫院首先採用這個企業生產的藥品。如果要在港州做試點,可以另外成立一家醫院,先試行所有價格公開透明的制度,並且讓醫生的收入和藥品收入分開。”接下來的一些話,吳晨並沒有說出來,他眼前的幾位書記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只要有人開了先河,那麼老百姓自然會關心起他們切身的利益,迫使那些大醫院也跟風降價,只是其中涉及到的許多問題就不是他這個小百姓可以議論的。
對於醫改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能知道醫院和藥企之間的貓膩,只要把所有價格公開透明,那麼藥價自然不會那麼虛高。吳晨前世的時候曾在一家非主流媒體上見到過,有些藥品的利潤能達到數百倍,這不是印鈔機,而是**裸地搶錢。
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手
有了一點能力之後,吳晨也讓人調查過港州的藥企,發現大部分的藥企基本上都是在勉力維持著,甚至有些藥企是入不敷出,連員工的工資都有拖欠。其實很多藥品的出廠價都不高,藥企只是賺個幾毛錢,而到了醫院出售環節確實增加了數十倍乃至數百倍,是個人都知道其中有貓膩,只是沒人敢去捅出來,誰讓前些年改革之後讓醫院自負盈虧,醫院當然要從患者手裡賺錢。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中涉及到的利益鏈太大了,大到一般的官員根本不敢去觸碰,沒見到一個縣委書記只是搞了一個全民醫保、百姓看病由縣政。府承當之後,沒有到年齡就直接退休了,年紀不到五十就只能在家裡養養花練練字。那位縣委書記還沒真正觸及到醫藥行業真正的利益鏈就那樣子了,可想而知這件事情的阻力有多大。
聽了吳晨的建議,三人都陷入了沉思,其實壓力最大的還是喬為民,畢竟一切都要他拍板,沒有他的支援,港州根本不可能獨自搞起來。這醫改不像房地產,港州剛開始弄那個房地產協會的時候也僅僅限於港州一地,加上那時的房價也普遍不高,實際影響他人的利益不是很大。醫改涉及到的是全國,如果港州試點成功,擴散到全省,那麼絕對會影響到全國的醫藥企業和各大醫院,壓力絕對不會小。
“小晨,如果港州的各大國營醫院和醫藥企業全權讓伱負責,伱能不能接手。”思索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