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福克納好幾個月前投稿的一個短篇小說。瑟夫的計劃不過是若干預定計劃之一。諾普夫雖然不贊成福克納的舉止,但願意和他簽訂合同。瓦伊金出版公司的哈羅德·金茲伯格也打算這樣。這種興趣一方面反映出福克納的地位改變了,一方面反映喬納森·凱普和哈里森·史密斯公司的破產。這家公司虧損了好幾個月,瀕臨破產,欠了《聖殿》的版稅,福克納此後從沒領到過。出版商們希望搶在哈爾·史密斯恢復元氣重建新公司之前同福克納簽下合約,紛紛找上門來,“手持合同,上面預支稿酬和版稅分成比例都空著未填”。瑟夫和另一些人還提到特印的版本,提到同好萊塢接上關係和鉅額酬金,福克納給埃斯特爾的信上寫道:“好像我是什麼希奇而珍貴的怪獸似的。”最後,福克納還是同哈爾·史密斯和哈爾的新合夥人羅伯特·哈斯簽訂合同。此舉所表現的朋友義氣值得欽佩,但是否明智,頗成問題。
哈爾·史密斯在福克納患難之際賙濟過他,所以他不肯他就。他說“史密斯始終是我在北方的一個好友,是我喜歡的人”。談判、協商和宴會的同時,福克納繼續酗酒。到11 月中,本·沃森和哈爾·史密斯都很擔心,似乎再也不能指望福克納按照約定的進度工作,可是兩人都拿他沒有辦法。最後,沃森拍電報給埃斯特爾,請她趕來紐約。幾天後,她和福克納在紐約的阿爾岡昆飯店會合,勸他回牛津,他同意了,但是要等《沙漠情趣》發表以後,特別是因為貝內特·瑟夫已經答應把原定12 月15 日提前到12 月10 日。同時,日程依舊排得滿滿的;阿爾弗雷德·達謝爾等編輯、羅伯特·洛維爾等新交、哈爾·史密斯和本·沃森等舊雨、貝內特·瑟夫等出版商紛紛設宴招待福克納夫婦。
但是有埃斯特爾在身邊,福克納不那麼視應酬為苦事,一方面因為埃斯特爾喜歡這類酬酢,另一方面因為他知道即將回家過聖誕節了。
第六章注
(1) 理查德·休斯(1900~1976),英國作家。
(2) 阿諾德·本涅特(1867~1931),英國作家。
(3) 加斯東·加利馬爾,法國出版商,曾出版紀德,普羅斯特、克洛岱爾和瓦萊裡四大家作品,對20 世紀初法國文學影響巨大。
(4) 格拉斯哥,美國小說家;卡貝爾,美國作家;戴維森,美國詩人、散文家兼評論家;泰特,美國詩人、教師,雙月刊《逃亡者》主編。
(5) 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法國作家。所作《追憶逝水年華》改變了對小說的傳統觀念,革新了小說的題材和寫作技巧。
(6) 哈羅德·羅斯(1892~1951),美國報刊編輯,1925 年創辦《紐約人》週刊。
(7) 紐約的一家餐廳,30 年代後常有文藝界知名人士在此聚會。
(8) 多蘿西·帕克(1893~1967),美國幽默女作家,30 年代馳名文壇。
(9) 納撒尼爾·韋斯特(1903~1940),美國小說家,一生共寫4 部作品,死後才受評論界賞識。(10)達謝爾,哈默特(1894~1961),美國硬漢派偵探小說創始者。
(11)麗琳·海爾曼(1905~),美國劇作家。
第七章 三進巴比倫(1)(1932~1936)
福克納回到牛津便開始寫作,不為紐約的勝利和困窘所動。出人頭地固然比被人冷落好,但是,不能給他持久的滿足。連到手的錢也很快短少下去。
過去不搭理或者厭棄他的人“一下子熱情起來”,不免暗自好笑。以前有些淘氣的事肯定會成為笑談話柄,真真假假的材料又是他自己提供的,不免赧然。回來後不久,有人採訪問起他的戰爭經歷時,他說話有所收斂。但是他又喜歡“做一個被人說長道短”的作家,因此警惕遲早必然放鬆,故態復萌,即便被人抓住把柄造成難堪,也要口沒遮攔圖一時之快。雖然弗吉尼亞和紐約的人不熟悉這一套,後果卻是一樣的。現在他只要回去工作,先寫在紐約發現的故事,再寫帶在身邊的那部長篇。
1 月初,回家不到一個月,便已寄出《轉向》的定稿給本·沃森。3 月,《星期六晚郵》發表這篇故事,同時,《八月之光》接近完成。他寫信邀請安東尼·布蒂塔在1 月中來山楸別業小住:“說明在先,我正在努力寫完一部長篇,所以上午你只能自己安排,下午和晚上,我可以奉陪。”布蒂塔後來說:“福克納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