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不知海公為著甚事,攀扯在下,公可悉其情否?”廷尉官道:“原來尊駕還不知道麼?那海主事前日將嚴相參奏一本,具奏十二款,帝即批發三法司會審,在堂上供出太史來的。我們且到那裡再作計議可也。”李純陽道:“暫容入見妻子一訣。”廷尉官應允。

純陽入內見了妻子,備將上項事情說知。其妻莫氏大驚,且泣道:“君家今日此去,可保生回否?”原夾註:莫氏之言是料夫無生還之理,故以此問之,是激烈之語。純陽道:“夫人莫要悲憂,此去即不能生還,亦無所憾。但我在生一世,只有一子,年尚未冠,一生只有這點骨血,你當善視之,毋負我意可也。”莫夫人道:“夫妻之義,父子之情,自不必說。老爺且自放心。吉人天相,諒亦無妨的。”此時李公子在旁,見了這般光景,道:“父親不必如此戀戀作兒女態,生死有命,又何遲疑之有?”純陽聽了大喜道:“好!好!有你如此,我死亦暝目矣!”遂出外與廷尉官同到三法司堂上去了。正是:

忠臣能有忠臣子,強將麾下無弱兵。

未知李純陽此去可得生還否?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青史筆而戮首

卻說李純陽聽了兒子李受蔭一番激烈言語,遂奮然就行,同著廷尉官一路望著三法司衙門而來。廷尉官進內稟知喚到。

郭秀枝便吩咐,且候明日隨堂帶質,當下廷尉官將李純陽帶回看守。

至次日午堂,一干人證俱到,三法司升堂危坐,先帶李純陽上堂。李純陽看見秀枝在座,嘆曰:“我必死矣!”原來郭秀枝與李純陽同在翰林院時,兩不相睦。純陽最鄙其為人,故相左。當下秀枝見了,分外眼明,儼然問官一般,威福擅作,乃把硃筆來點李純陽之名,書吏在旁高聲喝點。李純陽心中不忿,也不答應於他。郭秀枝連點三次,只見李純陽不應,乃怒道:“何物書呆,如此大膽!法堂之上,尚敢如此矯強耶?”純陽笑道:“實不敢自負,但賤名自殿試傳臚之日,經聖天子御筆點過,至今無人呼喚。不虞為你等所呼,大奇,大奇!”秀枝愈怒道:“你自恃為太史,不服王法麼?”純陽道:“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有功受賞,有過領罪,何敢不服王法?但我之名諱,非你得而呼之者也。”

本茂看見如此,皆難過意,遂從容道:“李太史之言,怕不有理?惟公既已奉勘,不得不如此。”純陽道:“此是奉旨否?”本茂道:“亦非奉旨,然事有因,故致勾攝太史,何太於過執?且說現在事罷。”因問道:“刑部主事海瑞,冒奏嚴太師一十二款,奉旨發在法堂聽勘,昨已嚴訊一切。惟海主事不能歷指事蹟,致使再三研訊,稱說一十二款乃從太史家內書籍中檢出,不知果有此否?”

純陽聽了,如夢初覺,方知海瑞私自取了他的密緘具奏,乃道:“一十二款果是嚴嵩實在劣跡,但不知為海瑞所盜耳。”

本茂道:“太史身為史官,凡有文武內外臣工以及大內一切賢否之事,均應密緘金櫃,何乃疏忽至此,為海主事所盜!忽略之咎,只恐難辭。”

純陽道:“嚴嵩所犯十二款,乃是確據無疑的,故此直書於史冊。惟恨一時未曾放入金櫃,不慮為海瑞所盜。忽略之咎,固無可辭矣!但嚴嵩身為貴戚大臣,犯科作奸,不知可有罪否?”本茂道:“太師犯法,自然皆與民同罪,無實據何以為案?太史亦太造次矣。”純陽尚未及答,只見秀枝大怒,拍案叱道:“你為史官,不稽實跡,動輒秉筆誣捏,罪有應得,你亦知否?”純陽道:“有無反覆,盡屬公言,則朝廷可以不必設史館矣。”秀枝叱曰:“朝廷設立史館,原以直樸之臣,原以書載那廷臣賢否,豈容你一人在內舞文弄墨,以傷正氣也。若不直供,只恐毛板無情,悔之不及矣。”純陽道:“事屬確切,須死不移!”秀枝大怒,便欲行刑。本茂道:“玉堂金馬之臣,未曾有受辱者。如果屬實,應具奏天子,當明正法。公切不可因一時之怒,辱及仕途,為將來者怨。”

秀枝怒氣未息,叱令發在廷尉看守,吩咐退堂。退入私衙,與二人商議道:“幸喜純陽不能實指的確,此案似可規避,不知二公之意若何?”陳廷玉尚在無可無不可之間,惟劉本茂不允,說道:“若反史館之案,則十部綱鑑,皆不足信矣。”獨不與聯銜會稿。郭秀枝看見劉本茂不允,乃私以陳廷玉名字,聯銜具復。其復稿雲:

臣郭秀枝、陳廷玉等謹奏,為遵旨議復事:竊臣等奉敕著三法司勘問刑部主事海瑞參奏太師嚴嵩一案,臣等遵即會合,秉公確訊。現據主事海瑞供稱,與太師向無交往,亦無仇怨。惟太師自秉鈞衡之後,海瑞日望其提摯遷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