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了許多教授。文林堂常舉行講演會,有時還有唱片音樂會。在文林堂講演的有歷史教授雷海宗先生,最轟動的是劉叔雅先生和吳雨僧先生講《紅樓夢》。劉先生對於《紅樓夢》元春省親題匾'蓼汀花漵'的獨特見解也是首次在此講出〃8 。1940年到1942年之間,西南聯大曾經興起過一陣〃《紅樓夢》熱〃,教授們紛紛〃揭秘《紅樓夢》〃,但大家最後公認是劉文典和吳宓講演得最好、最轟動。雲南女青年會曾專門〃敦請著名《紅樓夢》專家劉文典教授,演講《紅樓夢》〃,《雲南日報》為此還刊登了預告訊息,歡迎各界自由參加。從此,劉文典成為許多〃文學青年〃崇拜的偶像,吳宓就曾多次作為中間人,安排劉文典的崇拜者與他見面,其中包括自己的親密女友盧雪梅。

當然,無須避諱的是,在西南聯大任教期間,劉文典確實有喜歡吸食鴉片的嗜好,這當然是一種陋習。但是正如前文所說,劉文典染上鴉片事出有因,而〃舊昆明出於歷史原因多阿芙蓉癖的人〃,到了這樣的環境下,吸食鴉片似乎並不特別奇怪。正如西南聯大畢業生黃清回憶,當時喜好吸食鴉片的大學教授並非只有劉文典一人。

最後說說劉文典的現實關懷意識。批評的意見認為,劉文典〃脫離群眾,脫離現實,這樣的精神狀況,和當時的時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當時的時代主題是什麼呢?國難當頭,抗日自然壓倒一切。劉文典到了雲南以後,除了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老本行……古籍校勘上。這在很多人看來就是鑽進了故紙堆中,對於外面的世界肯定是一問三不知的。

恰恰相反,劉文典並不是一個只知道鑽研學問的〃老學究〃,更不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書呆子〃。他時刻關注著祖國的命運,關注著民族的未來。作為〃百無一用〃的書生,他不可能縱馬馳騁、點兵沙場,但他同樣可以利用自己的淵博學識去宣傳抗日,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日本。他甚至還利用自身的學識與智慧,為二戰盟國出起了主意。

1943年2月23日,《雲南日報》上刊出劉文典的長篇文章《美日太平洋大戰和小說》,從文學鑑賞的角度分析當時的國際戰爭局勢,眼光獨特。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空軍突然襲擊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大損失。在不到半年內,日本侵佔了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關島、新加坡、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處於暫時的軍事優勢。1942年6月,美國在中途島海戰中獲勝,取得海上主動權。正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劉文典透過分析美國和日本的兩部戰爭小說,〃警告美國人〃要提防日本人的真實用心,〃日本在賭賽國力的長途競走上不是美國的敵手〃,因此只要〃準備未完成的美國艦隊不肯送到日本近海受它'擊潰',等擴張齊備之日以壓倒的優勢打來〃,再加上中國等軍事力量的配合,〃將來直搗三島的當然少不得我們的聯軍〃。果不其然,1943年11月盟軍開始大反攻。1944年春夏之間,美國先後奪取了由日本委任統治的馬紹爾、加羅林和馬里亞納三群島。1945年8月15日,窮途末路的日本被迫宣佈投降,反法西斯聯盟各國取得了太平洋戰爭的最後勝利。劉文典對於現實世界的獨到分析,得到了太平洋最後戰局的印證。

第46節:千里走聯大(12)

綜上所述,應該說,〃身無分文,心憂天下〃才是西南聯大時期的劉文典最為傳神的寫照之一。當然,如果說他有什麼不夠進步的話,那就是他的這些所作所為完全出於一個讀書人的自覺,而未能有意識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投身抗日救亡的行列〃。

戰後如何對待日本

對於日本這個國度,劉文典所表現出的理解深度與關注視角,即便是在今天的中國,亦堪稱理性獨到,相當成熟。可以說,劉文典所秉持的始終是一種國際視野的日本觀,而非單純的中國視野的日本觀。

劉文典一生曾三赴日本:一次是1908年年底青年留學,一次是1913年政治逃亡,一次是1936年學術訪問。可以說,是日本給予了他直接接觸東西方現代文明的機會,讓他完成了早年的思想訓練與啟蒙。但正因為對這個國家有著深度的接觸與瞭解,劉文典更感覺到〃日本這個國家和世界的其他各國迥然不同〃,軍閥〃就是日本的國策〃9 。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劉文典始終堅持要正確認識日本、認識日本人、認識日本文化。

1933年,劉文典不顧〃某些位愛國志士〃罵他〃不應該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兀自埋頭趕譯出了日本陸軍大臣荒木貞夫的《告全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