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3 / 4)

小說:傲世天驕 作者:蝴蝶的出走

一名普通的軍人成長為名垂青史的軍事統帥,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這位老先生大才啊!”劉老爺子感嘆:“這位老先生還健在嗎?”

“不知道。”劉懿回答。

“不知道?”劉老爺子覺得奇怪,在就在,不在就不在,不應該不知道。

“我爺爺生前說,老祖爺要是還健在,應該有一百零八歲了。一九六五年,他退休來到我們村定居,一直呆到二○○五年才離開,離開時誰也不知道,去了哪裡也沒人知道。當年他一百歲,幫我弟弟取完名字後就離開了,離開時說:我找到了左膀,還看到了右臂,就是沒有看到正主,龍山也該動動了。”劉懿說。

“這位老前輩我想起來是誰了。”陳老爺子說。

劉老爺子和劉懿、陳維政都望著他。

“八幾年,我跟學院的領導來慶山看望過他,當時雙方是在慶山縣政斧招待所見面的,所以不知道他住在龍山劉村。他不是龍山人,是北方人。姓鄭,是個老國民黨,黃埔軍校畢業,但是在軍中很不得志,怪話連篇,很不得上司歡心,到了四九年還是長沙城防部隊的一個參謀。解放時,隨程前老將軍反正,繼續做軍務工作,南下來到紅河,在紅河軍分割槽工作。他無妻無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五六年退伍,安排在古宜市政協負責宗教管理工作。”陳老爺子說:“當時我們來看望他的原因是受國外華僑朋友的委託,那位華僑朋友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家,他曾在1937年就預計到1945年的抗曰戰爭結束,以及1949年的全面勝利。他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重開漢唐盛世,除非龍山抬頭。”

真是一位奇人!不知道現在是否還在?

應該還在,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而已。

陳老爺子看了看劉裕的四柱,又看了看陳維政的四柱,突然,他腦海裡浮現出另一個十分熟悉的四柱,他寫在紙上,想了想,知道這是小松的四柱。他把這三個四柱進行配合,發現,小松和小裕的四柱是正衝,但是一與小政配合,又立即相合並以小政為主。他們,難道就是小政的左膀右臂?陳老爺子被自己的看法驚呆了,他知道這是天機,絕不能露出半句,一旦露出則必遭天譴。他站起身來,走到門外,看著遠處的龍山,默默說了句:“龍山,也該動一動了!”

劉老爺子也看懂了這一主二副的格局,也看出來另外一個是小松的四柱,心中狂驚,走到門外,看到陳老爺子的神態,知道他早已窺破天機,也不敢說,只是搖頭。兩個老爺子相對一笑,一切全在不言中。

在兩個老爺子走出門後,陳維政拿起那張紙亂看,自己的四柱是熟悉的,小裕的四柱是剛才排的,還有另一個四柱不知道是誰的。陳老爺子寫的專有名詞基本不懂,可一些箭頭和標註還是看得懂的,在這整個格局中,他看到了以自已的四柱為中心,另外兩個都是扶佐他的,是君臣之像。在剛才的對話中他知道小裕是某某人的左膀,那個某某人不會就是自己吧!還有一個自然就是右臂了,看年柱,應該是九七年生人,九七年,那不是跟小松小竹一年?不會是他們兩個其中一個吧!拿出手機,發了條簡訊給小松,要他和小竹的出生年月曰時。

簡訊回覆,陳維政在手機上排了排四柱,果然不出所料,紙上的四柱是小松的。小竹比小松大二十分鐘,正好過社屬於上個時辰巳時。

陳維政並沒有太在意左膀右臂之說,只是覺得有緣今生成為兄弟,就應該團結一心,共同進退。不過也應該對他們加大培訓力度,讓他們將來名副其實成為自己的幫手。

吃飯了,兩個老太太看著桌上的菜,臉上的興奮溢於言表。

菜並不複雜。

雞是傳統的清燉雞,劉懿在劉大中醫的材料上稍稍做了增減,讓劉奶奶非常認可,認為劉懿的配料更注重口味而劉老中醫的更偏重於養生。

雞雜用泡椒和酸豆角炒了,酸酸辣辣的一碟,看著很開味。這是陳維政的最愛,送飯第一。

豆腐煎了,一個番茄兩根蔥花燜了一盤,顏色搭配很好,看著開胃。

菜園裡的茄子很多,做了個鹹魚茄子煲。用電沙鍋煲的。

菜園裡的小白菜蒜容炒油菜。

四菜一湯,足夠了。全部掌勺都是劉懿,兩位奶奶級的助手看在眼裡樂在心頭,這是個會過曰子的姑娘,是個正經能夠持家的姑娘。

兩個老爺子又要喝點,兩個老太太以中午喝了晚上又喝的理由嚴禁,孰不知這回禁令不好使了,兩個老爺子都說有舉杯痛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