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有肥有瘦的肉紅潤油亮,配上翠綠青菜掩映,鮮豔的色彩加上撲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動食慾,醇香味濃的肉塊與汁液,是令人無法抵擋的頂級美味。超市的四喜丸子,是大半成品,回到家只需要砂鍋中加適量水,放入炸好的丸子、蔥薑片和花椒大料,調入老抽,煮透撈出。然後將砂鍋中剩下的湯汁繼續燒開,調入水澱粉勾芡至濃稠,淋上香油,澆在丸子上即可。
素餃子,是北方人的風俗,南方人雖然過年也吃餃子,那絕對是大肉餃子。北方人吃素餃子,要的就是一個“素”字,尋常百姓家,希望新的一年沒有什麼大起大落,平平安安,“素素靜靜過一年”。
這時,呂葦看到了一個特色菜,什錦菜,也叫十樣菜,是金陵特色菜,意思是不少於10種蔬菜炒制而成,十多種蔬菜也各有說法,黃豆芽形似如意,寓意“事事如意”;薺菜音似“聚財”,寓意招財;芹菜讀音與“勤快”相近,取“勤勞致富”之意;黃花菜寓意花樣年華、前程似錦;香菇意為“和和美美”;就連豆製品千張,也有“千秋百代、代代興旺”的說法。雖然超市的什錦菜與呂葦老家的相差很遠,但是故鄉的味道還是讓她忍不住買了一大包。
“夠了!”任隨說:“足夠了!只要有我哥在,別擔心沒有好的吃。”
陳維政這時可沒有采購,而是在後海老胡同裡賞雪。
陳維政來後海賞雪完全是因為劉懿的蠱惑,一大早,劉懿就開啟平板,找燕京最值得賞雪的地點,要陪陳維政去賞一番,網路上有這麼一段話,提起了劉懿的興趣。“都說衚衕是最具燕京特色的,下雪的時候,衚衕也是要來逛一逛的。雪天的衚衕具有老燕京特有的氣氛,你可以在某個拐角處聽到磨刀老頭的叫聲,或者迎面遇見一個小夥子推著一車紅彤彤的糖葫蘆走過。燕京胡同儲存比較完好的是後海一帶,最典型的地區是南鑼鼓巷,東西各有八條對稱的衚衕,形如蜈蚣,所以又叫‘蜈蚣街’。下雪的時候來到衚衕的四合院裡,是最能感受到燕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氣息,最接地氣兒!”
到了後海,才發現,現實遠不是那麼回事。地上的雪早已被踩成泥濘,僅存的雪也被汽車塞滿,只有衚衕裡房頂上厚厚的雪還在告訴人們,這裡曾經下過雪。聽不到磨刀老頭的叫聲,磨刀老頭都回家過年了,推著一車紅彤彤的糖葫蘆走過的不是小夥子,是個邋遢的老頭,因為冷,鼻子下面拖著鼻涕,偶爾用手背一擦,拉起晶亮的一條,就差沒有映出彩虹。
陳維政說:“這鼻涕要是抹到糖葫蘆上,是不是更加透亮!”劉懿恨恨的砸了陳維政一拳,說:“我再也不吃糖葫蘆!”陳維政呵呵大笑,劉懿不吃糖葫蘆,那可不是自己的損失。
後海畢竟是後海,這裡飽含了數百年的文化沉澱,有著近千年的文化氣息,到處體現著老燕京的風情。圍著後海小吃街走了一圈,最後陳維政和劉懿買了兩個肉卷飯糰燒,一邊吃一邊笑,到首都想吃點首都的風味,結果搞了半天,吃了個鬼子飯包,看來這文化侵略無處不在。
城市開始聽到鞭炮聲,路邊的攤點也開始收拾,鋪面也開始打烊,人們都準備過年,畢竟年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曰,不管有錢無錢,不管有吃沒吃,聚在一起,就是團圓,回家吧!
陳維政在空間裡找出幾斤海蝦,一截馬鮫,還有幾個大蟹,這都是半年前在海邊的收穫,放在搬指裡一直沒有動,空間裡保鮮一流,海蝦白灼,馬鮫幹煎,蟹清蒸是不行了,不過姜蔥炒應該不錯。再拿出一箱茅臺,這是今天晚上的主飲料。
陳維政給計程車兩百元,對方才同意把他們送到翠竹苑,沒有回頭客,空車也費油。
推開門,驚奇的發現,家裡多了一個人。
第二一七章 扶貧歸來
第二一七章扶貧歸來
多出來的人是黎卉。
“哥,嫂子!”隨著親熱的叫聲,黎卉披著一頭'***'的頭髮,穿著一套家居服,跳到陳維政面前,一把拉著劉懿的胳膊,說:“你們去逛了哪裡?弄了什麼好吃的回來?”
“我們去逛了後海,吃的,諾!在這。”劉懿把一袋子的海鮮遞過去。
“哇!這也太豪華了!”黎卉叫道。
呂葦一直記得任隨說的一句話“只要有我哥在,別擔心沒有好的吃”,聽到黎卉誇張的叫聲,也三步兩步奔過來,伸頭一看,還真是有好吃的,海蝦,盡是二十公分一個的海蝦,足有三四斤,大膏蟹三四個,每隻都超過一斤,還有一截叫不出名字的海魚,看看那厚厚的魚肉就很覺得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