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2 / 4)

小說:傲世天驕 作者:蝴蝶的出走

覺到特別的安全,特別的安逸,他知道這是傳說中的空間,比自己的小儲物袋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醒來了?”陳維政放下手中的書,這是一本資治通鑑,陳維政不想從目前的各國管理體系中找到國家管理的方法,因為目前各國的管理體系十分混亂,西方發達國家在尋找虛無的本源,東方貧困國家在尋找生存的方式,都無法給他太多的啟發,他需要的是一個類似於漢朝的時代,人民豐衣足食,各施其職,對內寬厚管理,對外驅逐匈奴。如果不是漢末土地過度集中,再加上佛教思想的影響,或者漢朝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當然,新明國的土地國有,新明國的人頭銳制度,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漢代的一些問題,但是一個完美的宗教,是目前最大的工作和任務。

“爸,我覺得我這次入定,效果很好,是不是在你的空間裡,環境特別適合讓人修練。”華崢說。

“還有心神不安的感覺嗎?”陳維政問。

“還有。”華崢回答:“但是我已經能夠控制住,而不是被對方控制。”

“我給你講個故事吧!”陳維政決定將華崢的故事全盤托出,是時候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況了,他已經十四歲,而且跳級到高三,明年就要參加高考。作為一個國家的未來管理者,華崢必須入讀新明國皇家大學,不出去讀書。過多的接受外國教育,不是一件好事,邯鄲學步就是指的這些人,代表人物就是東北的金三胖。

華崢來到父親身邊坐下,他知道,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肯定是自己。

“那還是2014年的春節開年,在陳氏宗祠,我第一次見到你,你摟著我脖子,賴在我身上,就是不下來,連你娘都抱不走。”陳維政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很回味。華崢完全已經忘記當年的事,聽著父親這樣說,敬重的看了一眼父親,他知道自己能夠進入陳氏,是這位父親作保,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也出自這位父親,自己跟這個父親的緣份應該是天定的。

當陳維政把方震先生飄然而去,留下大半的神識保留在華崢的識海中時,華崢對自己一直很神童找到了原因。

“兒子,去年在曰本,你突然接受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並不是來自於曰本,而是來自於這位先人。”陳維政說:“方震先生在曰本留學,因此在你來到他曾經學習的地方時,他的部分神識開啟,你因此而接受了大量的知識,在這一年中,我知道你有大量的閱讀,一直希望把腦海中的知識找到一個完整的體系,但是由於更多的神識沒有開啟,你的設想完成很艱難。三天前,你經過鸚鵡山,突然覺得心神不安,那是因為鸚鵡山,是方震先生的埋骨之地,也是你得到傳承的地方。我預計你會在這裡再度得到神識的釋放,你要有思想準備,要主動接受而不是象在曰本被動接受,儘量把方震先生的思想最大程度的傳承,不枉先賢對你的看重。”

華崢點點頭,告訴陳維政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方震先生是自己敬重的先賢,能夠得到他的傳承,足可笑傲此生。

陳維政告訴華崢,百年過去了,方震先生的思想也會有落伍的地方,在傳承的時候要多會辯證處理,不要泥沙俱收。

華崢不贊成父親的意見,認為辯證思維是一種極度無聊的思維,可左可右,讓人不能養成執著的信念,表現在曰常中就是沒有原則,沒有準則,放在國家管理方面就是隨意姓強,永遠不是左就是右,不會有一條端正的大道。方震先生的神識,是前人的總結和歸納,在繼承時必須全盤接受,在接受之後,與新明國的具體情況,以及百年後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如果在傳承的時候就開始甄別,只會失去傳承的本意,讓神識白白流失。

陳維政知道自己在國內接受過完整的政治思想教育,受辯證法的影響很大,因此自己的思維也經常忽左忽右,沒有定詣,聽華崢這樣一說,才知道,執著與堅持,比辯證更重要。

國家管理也是這樣,一旦形成的國家法令,必須永遠按照執行,即使時代發展,只能透過其它法令進行完善,而不能簡單修改更不能廢除。當然更不能每過三年五載來一次修改憲法,讓國人無所適從。

把華崢從搬指中帶出,外面已經是滿天星光,暖風輕吹,蟲鳴蛙唱。陳維政看了一眼手錶,九點多,這時,華崢的手機嗶嗶叭叭傳出一陣提示音,一看,是小舅舅和親孃劉福榮,知道是他們找不到自己,著急。不敢打電話回去找罵,華崢給舅舅和親孃各發了一條簡訊:我沒有事,正跟著爸爸,你們放心。旋即關機。

陳維政看到華崢回覆簡訊,發出了會心的一笑,有時候,簡訊比電話要有用得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