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部分(3 / 4)

小說:功高權重 作者:理性的思索

點……,嘿嘿,我真沒有想到您也知道這個技術。……,蘇聯的行動電話……無線電話很厲害嗎?”

最高首長說道:“我知道什麼技術?我也就是知道你這個詞而已。你不是曾經說過未來資訊化會高速發展嗎?什麼計算機網路,什麼無線電話……行動電話可被你念叨過幾次,說是將來經濟發展的引擎。你在瓊海島那麼忙,還抽出不少時間來指導程控電話交換機的研製,指導光纖傳輸的研製。

你建立的那個公司裡面還專門成立了行動電話的研究機構,我老傢伙就是再遲鈍也知道你在幹什麼吧?你不知道,科技部為此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專門研討行動電話、程控電話、光纖傳輸、計算機網路的前景和應用。同時有關部門安排了情報工作者在世界各地蒐集與此有關的技術,一方面是希望幫助你們更快更好地研製出產品、出成果,一方面科技部自己也想成立相應的機構,與你的這家民營企業進行競爭。

據情報人員傳回來的訊息,在計算機網路方面是美國方面領先,程控交換機方面法國領先,而行動電話則是蘇聯的技術領先。”

第1261章綁架蘇聯科學家

郭拙誠沒有想到國家如此重視自己的言行,還專門成立了機構來進行研究,他更沒有想到蘇聯的行動電話技術竟然是世界領先,這個時候就已經被中國情報人員知道了

在郭拙誠的記憶中,行動電話好像是從美國的摩托羅拉公司、芬蘭的諾奇亞公司、瑞典的愛立信公司發展起來的,無論是模擬行動電話還是數字行動電話,以至於後來的3g,幾乎所有的標準都是歐美國家建立的,中國等國家要生產這些裝置都要從歐美國家購買標準。怎麼會是蘇聯先一步開發這種技術?

“是我記錯了,還是這一世蘇聯變牛皮了?”郭拙誠心裡暗暗地想。

其實,這次確實是郭拙誠自己記錯了。

前世並非通訊專家的他記得的都是前世普通人都知道的東西,什麼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開始制訂泛歐行動通訊漫遊的標準。什麼美國1983年在芝加哥開通amps蜂窩系統,等等。

早在1957年蘇聯工程師列昂尼德庫普里揚諾維奇就發明了Лk1型行動電話。1958年,他對自己的行動電話做了進一步改進,裝置重量從3公斤減輕至500克(含電池重量),外形精簡至兩個香菸盒大小,也就是跟中國在1990年以後使用的大哥大重量差不多,要知道在1958年的時候這臺“手機”裡可是沒有辦法大規模積體電路的。

他製造的這部電話可向城市裡的任何地方進行撥打,可接通任意一個固定電話。到60年中期,庫普里揚諾維奇的行動電話已能夠在200公里範圍內有效工作。

庫普里揚諾維奇的便攜行動電話在當時來說代表了創新和先進的技術。但遺憾的是,沒有能夠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和推廣,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當時便攜通話裝置的生產成本以及配套網路安裝費用太過昂貴。

另外,蘇聯還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動行動電話通訊系統“阿爾泰”(Алtan)。1959年,姓能傑出的“阿爾泰”系統在布魯塞爾世博會上獲得金獎。

只不過那時候不但沒有用到大規模積體電路晶片,也沒有成熟的數字通訊技術,加上沒有資金建設大量的基站,不但限制了這種手機的姓能提高,也不能進行靈活快捷地切換,只能在限度的區域移動。

同時因為歐美國家用大量的資金投入,制訂了更符合實際應用的行動通訊技術標準,加上蘇聯經濟困難,技術上越來越受到歐美國家的封鎖,他們的移動技術根本推銷不出去,更別說賺錢。只有投入沒有產出,以至於蘇聯的行動電話最後打落塵埃,成就了一個叫馬丁庫珀的摩托羅拉工程技術員。1973年,這個叫馬丁庫珀的美國人站在曼哈頓街頭,用磚塊樣大小的dynatac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了一次持續半小時的通話,他就成了讓行動電話正式進入人們生活的大師、先驅。

“阿爾泰”行動通訊系統也並非一直被置之高閣,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前夕,蘇聯技術人員對它進行了另一次大規模的現代化升級,系統資訊保密功能得到加強,能滿足必要的使用環境。由政斧出面將這套系統試著應用在黨政機關、聯合企業和城市服務部門、警察系統等等。

在莫斯科奧運會期間,“阿爾泰”系統更是被頻繁使用,並證明了其具有高度的可靠姓。近乎所有的賽事報道都是透過“阿爾泰”系統來完成的。

等郭拙誠從這裡回去後就找到科技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