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部分(3 / 4)

小說:功高權重 作者:理性的思索

說到反導、反衛,其中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東西就是遠端預警能力。我們最常想到的就是遠端預警衛星。它可以在對方彈道導彈發射的瞬間就捕獲並跟蹤,然後傳遞實時資料回家,家裡的接收站只要接收到十多秒鐘的持續資料,就能在一秒鐘之內計算出彈道,並把彈道資料直接傳遞給反導裝置,如果落點是本國國內,反導導彈就立即升空攔截。

另外的遠處預警裝備就是大型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分成有源無源兩種,兩者沒有本質區別,只是跟蹤數量與精度不同。它們不但能為反衛反導提供搜尋制導服務,也能為軍艦戰機等武器提供服務。比如中美艦隊在西太平洋海戰,我們的艦載相控陣雷達在戰爭中被美軍擊毀,但只要資料鏈還在,沿海的陸基大型相控陣雷達就能在工作距離內為我軍艦隊提供火力制導,一樣可以反擊敵人。

有了遠端預警,接下來就必須有攔截火箭,攔截火箭一般都是中程彈道導彈改進型,裝上動能攔截彈後足夠打擊高度上千公里的飛行器,飛行高度一百公里到一千公里的偵察衛星全都在打擊距離之內,

除了這個,還有就是動能攔截彈,這東西就是一個小型航天器,裝備有資料鏈、主動探測頭、控制計算機、小型發動機、燃料罐等裝置,當遠端預警衛星發回對方導彈資料、地面計算出彈道,攔截火箭就點火升空,把動能攔截彈送到預定軌道,動能攔截彈身上有很多對稱的小噴口,根據地面引導和主動探測頭髮送的彈道資料來調整自己的飛行軌道與姿態,往對方的彈道前進,直到最後撞擊。

日本要擺脫美國的控制,第三方面要做的就是他們必須建立完整的自主工業體系。往小了說,建設‘軍事體系’,坦克飛機軍艦導彈什麼的總不能跟外國買吧,不論少了哪一塊,戰時就是一個短板,被人抓著短處打橫豎是個死;往大了說,生產武器的配件、元器件、原材料都得自己造,否則真打起來說少了幾個配件,飛機軍艦玩不轉了那也是完蛋,總之不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裝備是不可能長期作戰的。

只有有了完整的自主工業體系,才能透過自己的指揮管制系統掌控軍隊,比方說印度,他們大部分裝備不是從美國購買的就是從美國購買的,這樣的話,他們總有一天會被吸進美**事體系,進而成為美軍的火力延伸,那麼印度如果想保持‘**自主’,就必須追求軍購的多樣化,不從美國一家購買軍火,而是在全世界採購,二是自己試著開發資料鏈技術去整合現有裝備。”

(祝各位元旦快樂、新年吉祥!感謝漠孤煙、stevenkel的打賞,感謝鈍刀一號、由z甲、guaigou、我三人行、)刀尖上的散人的月票,感謝各位的訂閱支援)

第1396章精心計劃(新年求月票)

郭拙誠繼續說道:“可是他們的科研與工業力量實在太薄弱,最後只是簡單地把前蘇聯飛機偵察回來的資料發回指揮部,再由指揮部傳送給美國的飛機,這跟‘軍事體系’的‘偵察、鎖定、火力分配、制導、打擊’要求差得太遠;如果他們再買法國的預警機,買瑞典的相控陣雷達,以此來掙扎一下,可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反而導致武器、資料鏈的介面越來越多,軟體程式設計越來越複雜,哀求的主任越來越多,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不了了之。

一個完整的自主工業體系對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麼重要,無論怎麼形容都不為過。很慶幸的是,我們中國已經在解放初期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已經建立了,雖然有很多不足,但只要改進、發展、提高,我們的工業體系能夠支撐我們的國防要求。

別的國家,特別是那些小國,他們沒有大量經驗豐富的產業技工、沒有完整的科研生產系統、沒有大而全的工業體系,再怎麼努力也難以建立,將來都免不了被吞併。

再回到我剛才說的未來戰爭模式,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們的戰爭將實現盲打、盲發射。什麼意思?那就是將來我們的飛機、我們的軍艦、我們的潛艇、我們的機動發射裝置,他們只需要按照命令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將導彈、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即可。其他的時間他們就是用來撤退、用來隱藏、用來保護自己,而導彈或者運載火箭的制導完全交給了資料鏈,這系統會命令導彈、運載火箭如何飛、如何攻擊、如何爆炸。

而另外將要大力發展的就是無人機、無人坦克、無人軍艦、無人潛艇。或者可以說是機器人控制的、操縱的武器裝備。將來的很多戰場將可能不再犧牲官兵,而是一堆鋼鐵在戰鬥,一堆晶片在拼殺。

這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高度發達的工業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