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3 / 4)

第一次不僅要展示俄羅斯的旗幟和俄羅斯力量的存在,而且還要表明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擁有的利益和能力。同時,在與北約國家海軍反潛力量相抗衡這一複雜條件下,檢驗新一代俄羅斯潛艇的可靠性也非常必要。那次航行取得了圓滿成功,潛艇司令根納季·利亞欽不僅向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庫拉耶多夫,而且還向俄羅斯總理和代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就此專門進行了彙報。國家元首對這份報告非常滿意,艦隊司令還呈請批准授予根納季·利亞欽“俄羅斯英雄”稱號。

“庫爾斯克號”的秋季航行不過是一系列新演練和演戲的開端。對於一支艦隊來說,藏在海灣和港口裡是無法生存下去的。海軍方面還曾決定進行新的、更大規模的地中海航行,其中包括北方艦隊一支大型編隊以及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的軍艦。無論是戈爾巴喬夫,還是葉利欽,都從來沒有組織過如此大規模展示海軍實力的行動。2000年8月在巴倫支海舉行的海軍演習,就是為這場規模宏大、困難重重的航行所做努力的一部分。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北約的海軍將軍們及其所有情報機構對此憂心忡忡了。但是現在,恰恰是“庫爾斯克號”與指揮部中斷了聯絡——況且不是在南大西洋,而是在距俄羅斯海岸線僅僅90公里的區域。

8月12日的白天,“北方艦隊”司令部的擔心還並沒有表現得太明顯,儘管艦隊的旗艦“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聲納裝置曾經記錄下了一次響聲。後來有報道透露,美國潛艇的聲納系統也記錄下了一聲比另一聲大的兩次響聲。當時,美國潛艇曾對此感到很不安,因為這個聲響明顯有別於發射魚雷。後來人們還了解到, 8月12日大約中午時分,挪威地震學家也曾記錄到了兩次“地震事件”——一次比較“微弱”,另一次較強,前後間隔時間為2分15秒,地點恰好來自海軍演習區域。

“北方艦隊”司令、海軍上將維亞切斯拉夫·波波夫命令“庫爾斯克號”艇長報告核潛艇的方位和航行情況。儘管每隔半小時旗艦就向潛艇發出一次聯絡訊號,但潛艇方面一直是一片沉寂。到了晚上,“庫爾斯克號”潛艇出事的訊息才被公佈出去。警報發出後,艦隊的搜救艦隻起航,開始搜尋潛艇。8月13日早上5點,“庫爾斯克號”這個毫無生氣的龐然大物被水聲裝置搜尋到了。潛艇旁邊沒有放置能自動上浮、以便讓人們可以迅速與艇上官兵取得聯絡的失事專用浮標。從前,這一系統曾拯救過不止一艘潛艇。

“庫爾斯克號”潛艇靜靜地橫躺在海底108米深處,可“彼得大帝號”旗艦這時卻束手無策:“北方艦隊”的潛水員不能在深於60米的水下作業。在任何一支俄羅斯艦隊裡都沒有專用的基地船和能夠在250米深度下作業的深水潛水員(現在,這種裝置一般在海上石油鑽井平臺上都有,但在俄羅斯的北海上沒有這種類似石油鑽井平臺)。

巴倫支海上的悲劇(2)

8月13日早7時,俄聯邦國防部長伊戈爾·謝爾蓋耶夫元帥向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統報告了所發生的事故。這次報告內容並沒有令人特別擔心之處,只是說到了“故障”和“意外情況”。在呈送給總統的報告裡,說“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儲存有夠用一星期的空氣和食品,出事範圍內的輻射情況正常,兩個核反應堆會自動關閉,並可得到安全的保護;救援船隻和裝置正向事故區域集結;用於事故情況的聯絡方式和人員的撤出方案均已經演練好。此外,艇長有可能透過能容納全體船員的、超堅固的、事故中救生專用的密封艙,自主地開始撤出水手們。

普京沒有提出任何建議:情況應當由高階專業人員掌握,總統本人對他們很瞭解並且很信任。8月13日,普京開始五天的短期公務休假:在索契和雅爾塔兩地,他將與俄羅斯科學院主要成員以及九個獨聯體國家元首有一系列重要會晤。普京決定不改變自己的計劃,只是要求將領們每隔兩個小時向他報告一次“北方艦隊”事故情況。

8月13日一整天,“北方艦隊”的救援船隻都在不停地向事故區域集中,特種專門裝置和俄羅斯微型潛艇的水兵也緊張地忙碌著。8月13日晚,第一次從“阿爾泰號”救援船上下潛的是“鍾”型裝置。同晚,還從“米哈伊爾·魯德尼茨基號”救援船上首次下潛了水下救援裝置“普里茲號”。下潛工作一直持續到8月14日晨。8月13日,水下聲納員還報告說,他們聽到了從潛艇尾艙中傳出的有人敲擊艇身的聲音。這一點可以證明,潛艇內還有人活著。甚至還有報道說,破譯出了好像是表示“SOS!”和“水!”的訊號。隨後,這些訊息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