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2 / 4)

小說:論衡全譯 作者:老是不進球

精氣消於泥塗,安能復鼓琴?屈原自沉於江,屈原善著文,師延善鼓琴,如師延能鼓琴,則屈原能復書矣。楊子云吊屈原,屈原何不報?倔原生時,文無不作,不能報子云者,死為泥塗,手既朽,無用書也。屈原手朽無用書,則師延指敗無用鼓琴矣。孔子當泗水而葬,泗水卻流,世謂孔子神而能卻泗水。孔子好教授,猶師延之好鼓琴也。師延能鼓琴於濮水之中,孔子何為不能教授於泗水之側乎?

【註釋】

曰:以下是王充的解釋。本篇用“曰”字開始的句、段都是如此。

亡:當為“之”。隸書形相近而誤。下文句例可證。

二國先聞之:意即衛、晉二國的君王都聽了樂曲,但並沒有喪失國土,因此它不是“衛靈公國且削”的妖象。

“何”字下脫“以”字,下文句例可證。

楊子云吊屈原:《漢書·揚雄傳》“作書往往摭《離騷》文而反之,自崏山投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離騷》。”

【譯文】

解釋說:“這如果不是衛靈公將要亡國,那就是晉平公將要得病,或者晉國將遭大旱的妖象。師曠說“首先聽到這支曲子的國家被侵佔而滅亡”,衛、晉二國君王都首先聽了樂曲並未亡國。怎麼知道新曲子不是師延所彈奏的呢?解釋說:師延投濮水自殺,形體腐爛在河水中,精氣消失於汙泥之中,怎麼能再奏琴呢?屈原自投於汨羅江而死,屈原善於寫文章,師延善於奏琴,如果師延能在水中奏琴,那麼屈原也能又在江底寫文章了。楊子云寫文章悼念屈原,屈原為什麼不回答他呢?屈原活著的時候,什麼文章都能寫,不能回答楊子云,是由於死後變成汙泥,手已經腐爛了,沒有手來寫文章的緣故。屈原手腐爛了不能用來寫文章,那麼師延的手指腐爛了也不能用來奏琴了。孔子面對泗水埋葬,泗水倒流,世人認為孔子神靈而能使泗水倒流。孔子喜歡教書傳授知識,就象師延愛好奏琴一樣。師延死後能在濮水之中奏琴,孔子死後為什麼不能在泗水岸邊教書傳授知識呢?

【原文】

64·6趙簡子病,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於是召進扁鵲。扁鵲入視病,出,董安於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而怪?昔秦繆公嘗如此矣,七日悟。悟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吾所以久者,適有學也。帝告我晉國且大亂,五世不安,其復將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公孫支書而藏之,於篋於是。晉獻公之亂,文公之霸(11),襄公敗秦師於崤而歸縱淫(12),此之所謂(13)。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病必間,間必有言也。”

【註釋】

董安於:參見8·9注(14)。

而怪:《史記·趙世家》作“而何怪”,應據補“何”字。

秦繆公:即秦穆公。參見7·5注。

公孫支、子輿:兩人都是春秋時秦國大夫。

五世不安:指晉獻公逼死太子申生,隨後四個君王奚齊、悼子、晉惠公、晉懷公又相繼爭奪君位事。

復:據《史記·趙世家》應作“後(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風俗通義·皇霸》亦作“後”。

未老而死:指晉文公活不到老年就會死去。實際上晉文公死時已七十歲左右了。霸者之子:指晉文公之子晉襄公。男女無別:淫亂。這句話的意思是晉襄公將會使秦國發生淫亂。具體史實不詳。

於篋於是:遞修本作“秦篋於是”,《史記·趙世家》作“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讖於是出矣。”應據《史記》改。讖(chèn襯):預示吉凶的隱語。

晉獻公之亂:晉獻公寵驪姬,逼死太子申生,立驪姬子奚齊。另外兩個公子重耳、夷吾也逃亡在外。獻公死後,晉大夫裡克殺死奚齊及其弟悼子,鞭殺驪姬於市,迎立夷吾為晉惠公。惠公死,其子懷公又迫害重耳。大臣殺懷公,重耳由秦發兵護送回國,被立為晉君,即晉文公。(11)文公之霸:晉文公重耳在踐士(今河南原陽西南)主盟諸侯,周天子亦奉召參加,策命他為“侯伯”(霸主)。

(12)崤(xiáo淆,又讀yáo搖):崤山,在今河南洛寧西北。襄公元年(前627年),晉國打敗秦師於此。

(13)此之所謂:據《史記·趙世家》及《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應作“此子之所聞”。

【譯文】

趙簡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官員們都很擔憂,於是召來扁鵲。扁鵲進去看病,出來時,董安於向扁鵲打聽病情,扁鵲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