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3 / 4)

小說:好萊塢之路 作者:青澀春天

壓抑,就是男主角不夠殺伐果斷,應該直接幹掉那個教父才能大快人心!

紐約,林肯藝術中心的首映大廳裡面,掌聲響起的相當熱烈,周圍的人紛紛向墨菲發出祝賀,墨菲也不斷的微笑回應。

靠後幾排的位置,《好萊塢報道者》的專欄影評人託德麥卡錫也在站起來鼓掌,這部影片深沉壓抑,尤其重注對於人物心理層面的刻畫,幾個重要角色的形象顯得特別飽滿,轉折衝突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深刻的探討了人性黑暗的那一面,其中還包含了政治、理念、法律、體制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對映,堪稱難得的佳作。

唯一遺憾的是,影片的故事稍微有點老套,不像《消失的愛人》的轉折那樣出彩。

但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比起墨菲斯坦頓上一部的《華爾街之狼》要精彩的多。

在他左手邊三個位置,來自《洛杉磯時報》的影評人肯尼斯圖蘭鼓掌之後很快坐下,趁著剛剛看過影片記憶比較清晰,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快速寫著重點詞彙,腦袋裡面全是關於這部影片的內容。

他首先寫下的是角色,有成功的角色影片無疑成功了一半,亨利卡維爾飾演的克里斯丹恩的心路歷程看起來讓人心酸,也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如何克服心理障礙,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的過程,這個角色無疑塑造的很成功,但主角的成功之外,反派也同樣毫不遜色。

雷納是個信仰堅定的人,甚至願意為自己的理念現身,他不是傳統的壞蛋,有獨特的邏輯和理想抱負……

以他為首的組織設定的相當有趣,這些傢伙看上去一點都不壞,卻相當的瘋狂。

比如拯救紐約。

毫無疑問,無論是現實中的紐約,還是影片中的紐約,漫漫黑夜中都充滿了罪惡,需要用新的秩序進行洗滌,但這一切不可能建立在毀滅的基礎上,何況雷納並不是視一座城市是否已經到達了無可救藥的地步,而是以他自身的標準來裁定。

換句話說,雷納的組織自認為是上帝,享有裁決一座城市生死的最高權力,而裁定的標準都是它們自己定的!到這裡,可以看出克里斯丹恩拯救紐約是對社會價值的最大挖掘,雷納及其所代表的組織為了自身的存在而忽視社會的客觀存在,同樣是在這座城市中長大,並且被這座城市深深傷害過的克里斯丹恩卻因為理念的不同,成為了紐約的維護者。

對於整部《混亂之城》而言,符合墨菲斯坦頓一貫的製作風格,肯尼斯圖蘭輕易就能看出,影片的內容性和思想性絕對是商業片中的翹楚!

而且,片中大量的對話和最後的結尾,似乎也為後續的續作埋下了伏筆,由這種情況看,整個故事應該只是講述了一個開頭而已。

肯尼斯圖蘭很想看看,後面的故事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墨菲斯坦頓會帶來什麼樣的傑作?

隨著影片散場,大批的影迷紛紛湧出影廳,埃德蒙普林斯頓和德克也不例外,他們離開影院後沒有回家,而是像之前約定的那樣,直接進了附近的一家酒吧。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克里斯丹恩成長的過程,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日後作暗夜行者拯救紐約這座城市,而是他在開頭跟隨雷納學習格鬥忍術以及戰勝克服恐懼的過程。”

進入酒吧,要了兩杯酒,埃德蒙普林斯頓還在與德克討論剛剛看過的《混亂之城》,“好的電影從來都不是無腦爆米花,而是分分鐘都可以引起思考和共鳴的片子,一瞬間的鏡頭和臺詞,就可以也引起人熱血沸騰或者情感共鳴,能夠做到這點的電影無疑都是好電影,這部也不例外。”

兩人似乎談的很投機,邊說邊喝著酒,不過大多數時間都在埃德蒙普林斯頓在說,德克在聽,“其實雷納說的一些話很有道理,比如戰勝恐懼的唯一途徑就是直面恐懼,人總是對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害怕恐懼,我們常常會本能地排斥那些不符合主流的事物選擇,不敢去嘗試那些不曾瞭解的領域,因為我們總是害怕改變,害怕改變後的生活不如現在,所以常常欺騙自己,安分守己,就這樣一生。”

“亨利卡維爾很適合克里斯丹恩這個角色。”由於沒看開頭,德克只能說起演員,“他那張正氣中帶著憂鬱的臉,特別適合演內心掙扎的角色。”

“嗯。”埃德蒙普林斯頓完全認同他的意見,“墨菲不但製作電影很出色,在選演員方面,也很有一手。”

德克嘆了口氣,“可惜沒看前半截!”

埃德蒙普林斯頓提議道,“明晚我們再一起過來看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