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證,又指了指自己的粉紅色通行證,“證件顏色從高到低分別為書代表專家的白色、粉色加點、粉色、藍色、黃色。長期活動在電影節的人都知道,從戛納通行證的顏色就能判斷出這個人的級別有多高,一般來說,通行證顏色按級別分為最低階的黃色,高一點點的藍色,夢寐以求的粉紅色以及一般人想都別想的白色。”
“我參加了好幾屆電影節,”他頗為自嘲的笑了笑,“去年才能拿到粉色。”
至於媒體通行證,就沒這麼多講究了,基本都是根據繳納費用的多少來確定,這也是戛納電影節重要的創收來源。
金錢對成功舉辦戛納電影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艾瑞卡斯坦伯格的說法,雖然法國國家影視中心、普羅旺斯——藍色海岸大區政府和戛納市政府的財政會負擔部分電影節費用,而且私人和企業贊助也不少,但電影節每年要維持下去,還需要自身具備造血功能。
這種體現地位高低的通行證就是造血環節之一。
別小看這些證件的顏色,它們能讓持有人在電影節期間享受完全不同的待遇。
比如戛納電影節的參賽影片,通常會在首映紅毯的前一天,進行優先場放映,使持有粉色以及粉色以上證件的人能先睹為快。
其他的正常放映場次,持黃色或藍色證件的人,必須要一大早甚至是清晨就在外面排隊;當放映時間將至時,持粉證的人則會在戲院旁邊單排出一條隊伍,通常這條隊伍相對較短;而當放映時間即將開始時,持白色證件的人就會直接進入會場,無需排隊,然後再依次放行持粉證和藍證的人,最後才是黃證持有者。
所以,對於持有藍色和黃色證件的人來說,很可能會白忙半天無法入場,落得一場空。
除了這些一般的證件外,墨菲和艾瑞卡斯坦伯格這樣的參展人員在電影節開始前一天,還能領到代表片商的黑色證件,不過這些證件只能在《恐怖星球》的放映場所才有效。
跟隨艾瑞卡斯坦伯格跑了一天,墨菲最大的感慨不是感覺到了藝術氣息,而是想要參加電影節的正規參展環節,需要的錢真的很多。
相比於還處在發展階段的聖丹尼斯電影節,一部參展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面的開銷太多了。
領取完證件,墨菲和艾瑞卡斯坦伯格主要做了兩件事。
一是與當地的一家媒體公關公司簽署了一份正式的公關協議。
這家公司是米拉麥克斯確定《恐怖星球》參加戛納電影節時就談妥的,屬於與電影節銷售經紀達成合約中的一部分。
營銷公關對於一部影片口碑的作用不用說墨菲也知道,他不會傻到認為一部影片只要足夠出色,放映完畢就理所當然的應該獲得良好的媒體口碑,這個商業社會有太多東西都掩蓋在表面的光鮮亮麗之下。
公關公司可以為《恐怖星球》劇組搞定影片的話題營銷、電影節期間或之後的媒體專訪、以及搞定電影節期間各類活動的邀請函等工作。
再就是製作電影節期間的宣傳物料。
按照戛納電影節組委會的規定,參展影片的很多宣傳物料需要提交給組委會指定的商家制作,費用相當可觀,就墨菲的觀察,大概比在北美製作又運到這邊高了十到十五個百分點。
但想要參展,就要按照電影節組委會的規定做,既然選擇電影節展映,那就必須面對市場營銷這個環節,劇組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營銷策略及對應的物料,去輔助對影片的宣傳造勢,如名片、電影海報、媒體通稿、新聞釋出會。
同樣,在海報張貼、媒體通告和新聞釋出會這些環節,基本都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這也是大型電影節的慣例,基本上大型電影節都會對參展的電影人及團隊收取參會費和招待費,要想在國際影人聚會中擁有一個展位也是要參展費用的,可謂寸土寸金。
此外,電影在展映期間創造的票房收入,與劇組基本也沒有關係。
有展映環節,自然有票房,電影節展映的電影不同於普通在院線上映的電影,沒有票房分成這一說,所有的票房收入都歸組委會支配。
“所以說,電影節也不是靠紅毯創收維持生計的,”
坐在酒店房間的陽臺裡,墨菲端著一杯綠茶,喝了一口後,又跟對面的詹姆斯弗蘭科等人說道,“要去走開幕紅毯就去的堂堂正正,拿出好的作品,或者與電影節在相應環節展開深入合作,你賺我賺大家賺,比師出無名的尷尬要來得實在,畢竟,就算蹭了紅毯,也不一定有人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