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該怎麼寬慰於她,畢竟這郡公爺內院的事情怎麼也輪不到他來隨便議論,想了想才從懷裡掏出一個小荷包來,倒出了一物件牙雕的小兔子,這兔子做的極為精細,一看便是名家的手藝。
小六子笑著將這對兔子塞到了茯苓手中,說道:“這是太子殿下前陣子賞給我玩的,姐姐平常時時記掛照拂著小六子,我也沒別的好東西,姐姐收下這個,也算小六子一點點謝意。”
茯苓接過東西,伸手撫了撫小六子的髮髻,笑著說道:“姐姐謝謝小六子了,你也別和我這麼客氣,姐姐家裡原也有一個弟弟的,看到小六子便不由想起他來,小六子若願意,就拿茯苓姐姐當個親姐姐來看吧,外院的人難免都過的粗糙,你年紀還小,腿腳又不方便,有什麼事情他們照顧不到的,你只管讓萱草帶話進來,姐姐替你安排,千萬別跟著他們瞎湊合。”
小六子連忙點頭應了,他心裡感激,看著茯苓欲言又止,茯苓見他這樣,便拉了他到僻靜的地方,低聲問道:“小六,你可見到過那夫人了麼?萱草回來說的眉飛色舞的,我也沒這個榮幸見上一眼,果真生的那麼美貌嗎,郡公爺,是不是很看重夫人。。。。。。”
☆、第122章 偶遇
從那內院出來,小六子手裡捧著一件短皮袍和一盒揚州點心,臉上卻是鬱鬱寡歡,他並沒有什麼話可以開解茯苓姐姐的,一是因為郡公爺看著確實十分愛重夫人的樣子,二是他作為郡公爺的貼身隨從,當然不能於背後隨意透漏和議論那郡公爺的私事。
不過小六子心裡隱約有了個念頭,別的他不能幫忙,但好歹可以幫茯苓姐姐多留心打聽一下那夫人什麼時候方便接見她,郡公爺只說此事遲點再說,也並沒把話說死,劉大人是在郡公爺面前能說上話的,平日裡對茯苓姐姐也頗多首肯,自己還可以在他跟前多提一提此事。
而此時那劉臘劉大人,正陪著李紀兩個人一起用午膳,說起來他們新昌坊處處都還是原來從軍時候的習慣,李紀更習慣在外院和手下弟兄們一處起居用膳,他之前和阿生她們說這新昌坊是軍法治家,倒也不是隨口瞎說的。平日裡李紀若在外院用午膳,都會叫其他幾個心腹一起,今日卻只叫了劉臘一個,這劉臘便知道郡公爺這應該是有機密話要對自己說了。
饒是早有準備,但聽到郡公爺說那夫人竟然是回鶻人,且此事還是夫人主動坦誠的,劉臘還是嚇了一跳,他呆愣了一會兒,不由脫口而出道:“夫人。。。極聰慧啊!”
李紀並沒想到劉臘會來了這麼一句,不由皺眉瞪了他一眼,劉臘自知失言,連忙板起臉來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待李紀將夫人與永嘉坊的關係也剖析清楚了,才點頭說道:
“若是這樣,倒也算意外之喜了,比起咱們用手段逼迫,夫人若能主動協助於郡公爺,今後大家行事也方便了許多。”
李紀聽了這話,頗有點有苦難言的感覺,他雖大概說了事情的經過,卻沒把這崔五娘如今與自己針鋒相對的情形都說出來,李紀心機深遠,武藝超群,小小年紀在外面當山匪的時候就能稱霸一方,在沙場上更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才能。很少有被別人拿捏的時候,可在這崔五孃的跟前,他雖佔著絕對優勢,卻莫名有種處處受挫的感覺,讓他十分的不爽,自然不願意告訴別人。
劉臘哪裡知道他的心思,仍是一臉高興的說道:“明日夫人便要回門,原來下官還極為擔心到那永嘉坊的時候會出什麼紕漏,現在既然夫人與永嘉坊也早有二心,真是再好也不過了。”
李紀斜了他一眼,說道:“老劉你何時變的如此天真,這崔五孃的話又豈可盡信,此女極為狡詐,如今她為了一時自保只能出此下策,今後如果有機會,她難免不反咬我們一口,不過明日回門之事倒暫時不用擔憂什麼,畢竟她現在有大把柄在我們手上,並不會輕舉妄動,但是平日裡對她一定要小心提防著,尤其是這外院,必須把門給我看緊了,另外,內府的事情也不能交給崔五娘掌管,現在若繼續讓那茯苓管著,傳出去也確實不合適,那永嘉坊現在不說,以後遲早也要出面干涉的,我看不如面子上先假裝交到肖嬤嬤手上,實地裡繼續讓茯苓管著吧,不過現下府裡事情不比從前,你和麻子都要放些精力進去,最重要的是要把規矩立好,手段狠辣些也沒關係。”
劉臘見李紀話裡話外好像對這夫人極為反感,不由暗自皺了皺眉,他猶豫了一下,又說道:“紀哥兒,你別怪老劉倚老賣老啊,我看這夫人倒是真正的才貌雙全,有勇有謀,絕非一般的女兒家可比的,如今她既然已經將身家性命都交到了你的手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