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的兩個侍衛面面相覷,其中一個道:“王爺請便。”
桓王冷哼了聲,沒有說話。
仔細盯著門前。
很快一個人影出現在了視野之中。
衣衫破舊,面容醜陋,有燒傷,是他了。
桓王指著遠處走著的老太監高聲叫道:“那個太監站住。”
老太監好似沒有聽見,繼續行走。
桓王又喊道:“老太監,本王叫你呢,你耳朵聾了?”
門前的侍衛都不知道桓王要幹什麼。
老太監還在行走。
桓王這下真著急了。
對著一旁的侍衛吩咐道:“去,把那個老太監給本王壓過來。
這,侍衛遲疑了沒有行動。
桓王馬上怒了。
“怎麼本王被監禁了,就指使不動你們了是吧?小心本王到陛下那裡告狀。”
侍衛當即不再遲疑,馬上出去了兩個人,將老太監攔住,押了過來。
桓王盯著老太監看了幾眼,冷言道:“把人給本王押進去。”
這,侍衛又遲疑了。
“又怎麼了?陛下的旨意是說本王不可以出去,又沒說本王不可以帶人進來。”
侍衛想想也是,大殿之上的爭辯宮裡的人都有耳聞。
陛下還是很信任桓王的,只是礙於群臣的壓力,才把桓王監禁起來,得罪桓王一點也不明智。
想通了利害,便點頭將老太監押了進去。
把人放下後。
桓王擺擺手,“好了,你們都出去吧,本王看這老太監很有意思,和他說說話,解解悶。”
“可是,王爺,若是這太監?”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萬一這太監有問題,傷害到了桓王可怎麼辦。
桓王當然明白他們的意思,不屑道:“小瞧本王了是吧,本王當年也是馬背上下來的,年紀大了,可武功還在,就這個看上去活不了幾天的老傢伙?還能對本王怎樣!”
侍衛還有內侍見桓王態度堅決,也沒有辦法,便退了出去。
桓王等人走出去了,還走到門口看了看,才把門關好,走了回來。
對著地上的老太監壓低聲音道:“你到底是誰?”
老太監露出滿是燒傷的臉,回道:“奴才以前,曾在先皇后殿裡當差。”
“你,是皇嫂殿裡的奴才?”桓王很驚訝,自從開始查這件事情,他就一直在尋找當年皇嫂宮中的舊人,結果都死了,沒想到,現在卻主動冒出來一個。
桓王有些懷疑。
“你,以前在先皇后宮裡,當的什麼差事?”
老太監嘆氣道:“奴才是負責送馬桶的。”他當年在先皇后宮裡,是最不起眼,地位最低的小太監,可是,遇到了先皇后一次,先皇后卻一點都沒有看不起他,還有些憐憫他,小小年紀,就做了內侍,把他的差事變了變,讓他負責給殿外的花澆水。
最讓他感激的是,他有一次澆水時,看到先皇后再殿外拿著木棍在地上寫寫畫畫,教子憶皇子認字,他看得出了神,被先皇后看到了,先皇后一點也不怪他,反而把他叫過來,教他寫字。
之後只要看見他,就繼續教他。
就這樣,他本來一個字都不認識,卻在先皇后的教導下,學會了很多字。
他這輩子最感激的人,就是先皇后,那麼好的主子,結果,卻被奸人所害,一想到這裡,他就滿是怒火。L
☆、第二百四十六章 埋藏多年的真相
回憶也只是一瞬間,老太監的悲傷與憤怒,桓王能清楚的感受到。
當年皇嫂驟然離世,他也是這樣的表現。
是以,對於老太監的身份,馬上有了七八分信任。
“為了追查皇嫂離世的真相,本王查了許久,卻發現以前皇嫂宮中的宮人,除了現在的芳姑姑和太后,全都離世了,你是怎麼活下來的,還有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桓王一連串問題拋來。
老太監的記憶又回到了多年以前。
他是皇后娘娘宮中很不起眼的小太監,皇后娘娘,對於宮中的奴才,都很是和善,幾乎沒有人,不喜歡皇后娘娘的。
他被皇后娘娘偶爾教習識字,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都說他有福氣。
宮中進了孫妃,皇后娘娘的心情越發不好,卻從來沒有對他們這些奴僕,發過脾氣,只是自己經常坐在那裡,悲傷地看著遠處。
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