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只不過相比之下,正二品有實際職位的才算數。
如果算上各省的封疆,軍區的同級別幹部,這個數字大概平均在文武各五六百人。
但是真正管事的,只有這麼九十三個席位,其他的都是屬官而已。
現在知道這些席位有多麼重要了吧?可以說我們的國家無論關於哪一個方面的決策,全部都是這些人做出的決定!
按照慣例,最上面那位領袖是一定要保證擁有三十個席位以上的支持者的,也就是說這個國家至少有三分之一在他的掌控之中。
接下來是原來的七位常委平均分配剩下的席位,當然國務院那位也是慣常的要多一些,不過多出來的比例有限。
一般平均來說,每個人不會超過十個席位。這是大家互相妥協的結果。
今年有所不同,因為上面那位自從接任之後,就比較被動,只佔了二十二個席位,國務院那位呢,只有十五席。
我們這些常委平均大概每人**個席位。
看出差距了麼?”
方文天那裡懂得如此高階的政治哲學,一臉的不知所謂。
歷小誠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於是繼續賣弄,以徹底的折服這個新收的得力手下。
“這一屆的領袖,遠比之前的那些要弱勢地多,被國務院的那位逼得很緊。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其實說白了,一號永遠是防備著二號的,那麼我們便需要向一號去靠攏,用來制衡二號。甚至取而代之。
為什麼都去爭春城那片南荒之地?因為那裡是可以給下屬帶來福利,收攏人心的待開發之地。
當初我追隨著老首長,其實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想拉攏我,因為我佔據著那裡。
如今我打亂了那裡的格局,現在誰都想要爭,這就是一號領袖的機會,他能夠收復失地的最好時機,這是我為他創造的,你們說他會不會感謝我?
從太祖開國以來,從來沒有一位領袖手中只有四分之一都不到的席位,他憑藉什麼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今年註定是多事之年,有十九位委員在換屆後腰退休,那麼這就是我們運作的機會。
有資格競爭的人數足足有三千多個,你說這十九人裡我們能夠爭取多少個自己人?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是七席!
任何強權的擴張都是對下層的傷害,所以無論一號首長怎麼去爭取,他今年的席位增長都不會超過兩三個,甚至原地不動都有可能。
那麼唯一的妥協方式就是我們這些常委裡,手中的席位產生變化。
二號其實也不用有什麼念想,一號盯他更緊,所以同樣沒理由增加,那麼關鍵的位置就是三號。
我們是民族國家嘛,真正的決策都是透過民主決議產生的,那麼一個支援一號領袖的三號佔據多少席位便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
你們放心,我傳遞的資訊已經很明確,這個默契,一號領袖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