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主教們爭論甚至諷刺他們就不說了,最後結尾處伊麗莎白塗白了自己的臉,當眾宣佈自己嫁給了英格蘭時的畫面也是相當的有氣勢。加上人物傳記總是特別受影評人歡迎,而且還是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這些優點被特別放大後也就掩蓋住了缺點,也就難怪會好評如…潮…英國人尤其喜歡這部電影並獲得奧斯卡的青睞。
但掩蓋並不代表這些問題不存在,一次可以用優點掩蓋過去不代表次次都可以,所以當原版的製作人在十年後製作《伊麗莎白》的續集時,這些問題依然存在,結果讓電影0徹底淪為了三流的商業製作。
無論是為了讓故事更好看,還是讓自己的招牌不被砸掉,阿德里安都不會讓這些問題繼續存在,因此《伊麗莎白》的劇本的修改次數比《莎翁情史》要多得多。如果說《莎翁情史》是注入更多的合適的細節的話,那麼《伊麗莎白》就是把細節徹底重新佈置,這項工作可不是能輕鬆完成的,把英國的幾位頂尖編劇好好折磨了一番。
最開始阿德里安還會時不時和他們交換意見,時間長了索…性…全交給他們,只是偶爾會過問一下。他並不擔心他們會把劇本改得很糟糕,因為故事的主線是不會讓他們動的,事實已經證明這條主線是受歡迎的,那麼即使細節上有什麼問題也不會比原版更差勁,阿德里安對自己掌控能力很有信心。
不過,這部電影會被人們交口稱讚,除了上面例舉的那些原因,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布蘭切特的演出。從最開始的青澀少女,到懵懂卻有所明悟的剛登基的年輕女王,再到後來哀莫大於心死後堅定的坐在自己王位上的伊麗莎白一世,布蘭切特非常出…色…的詮釋了童貞女王的三副面孔,成為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也讓無數人為她與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失之交臂而叫屈。
在阿德里安的記憶中,布蘭切特在她正式出演電影之前曾在澳大利亞演了幾年的舞臺劇,尤其是莎士比亞的戲劇,特別熟悉。這不僅磨練了她的演技,也讓她對伊麗莎白一世的時代的種種相對的也理解得比較透徹,於是就有在這部電影***…色…的大氣的表演,並且為更多的人所知。
然而現在,阿德里安的出現讓她提前了好幾年來到了好萊塢,《生死時速》雖然沒有讓她特別爆紅但已經讓她成名了,儘管偶爾也會回澳大利亞出演些舞臺劇,但次數實在太少了,加上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另一面已經被阿德里安充分調教開發出來,她還能演出那種韻味嗎?
答案是肯定的。
“要記住你的身份,你是公主,他們不能拿你怎麼樣。”羅伯特?達德利來到伊麗莎白身邊低聲的安慰道。
伊麗莎白怯怯的看了他一眼,雙手拉著自己的披風,眼中帶著不捨,她不想離開他。但女王派來的騎士們就在旁邊虎視眈眈,她什麼都做不了,只能在侍女拿來了暖和的衣服後,騎上馬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
“good!”親自拿著攝像機掌鏡的阿德里安抬起頭叫道,看得出他對這個鏡頭很滿意。
的確,丹尼斯就不用說,前幾天已經拍攝了數個達德利的鏡頭,他已經抓住了部分感覺。加上格溫妮絲來了之後,《莎翁情史》那邊暫時沒有他的戲份,所以不用將自己的角…色…換來換去,投入得也就更加徹底。
但是布蘭切特的確給了阿德里安一個驚喜,他之前就有所擔心,因為自己橫…插…一手,她的演技雖然沒話說,但可能演繹不出來那種風格,但剛才拍攝的那些鏡頭都可以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無論是被騎士押走時的,緊張、害怕向心上人尋求幫助的戲份,還是更早一些的和侍女一起在音樂中輕歌曼舞的快樂模樣,她都近似完美的表達了出來。
尤其是那種少女懷春卻又帶著羞澀,同時又保留著王室成員應有的禮儀和矜持的場面,真是相當的吸引人。
“我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去讚美。”來到拖車裡,阿德里安對坐在了梳妝鏡前,讓造型師整理著頭髮的布蘭切特用讚歎的語氣說道。
“這句已經足夠了。”布蘭切特聳了聳肩,等造型師離開後,車內只剩他們兩個人了,她才側過身體對他抿嘴輕笑。
布蘭切特還穿著墨綠的戲服,如此扭過上半身,讓她的曲線勾勒出個誘人的幅度,偏偏一隻胳膊還放在梳妝檯上,手指在嘴角輕輕划著顯得非常嫵媚,偏偏之前為拍攝的凝聚起來的少女氣息還沒有完全消失,加上那氣質出眾的模樣,不由讓阿德里安食指大動。
這兩天格溫妮絲和布蘭切特都是豔光四…射…,顯然被阿德里安滋潤得很不錯,儘管布蘭切特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