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一點疑惑的,認為這應該是雷洪和朱曉明串通好了的。
但王之海也知道就算他們真串通好了,他現在也是沒有辦法的,如果雷洪真是愣頭青,一股子犟勁走到底,真不舉行這晚會,讓靖都省真成了全華夏的笑柄。先不說趙星權肯定是不會罷休的,就說燕都的那些勢力,也會以此為藉口,來一個追根索源,那王家真是大難臨頭了。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現在有很多記者聽到了這樣的風傳,已經開始到處挖掘新聞,如果不趕快出來平息的話,就算到時晚會如期舉行,那說不定也會惹出什麼不可預料的後果來。
王之海說道“從剛才雷洪和他們的通話中,我們只要滿足兩個條件,我想再由雷洪出面去溝通,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王之海的這話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在場的人都在那裡看著他,想聽聽他的意見究竟是什麼?
“那朱曉明擔心的是道縣官場的問題,那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做工作,我相信他心裡應該也有一個譜,只要我們這樣做了?我想他應該會放心的。”
王之海說到這裡,看了一眼廖凱和杜鋒,繼續說道“現在縣裡缺了兩個常委的位置,到時肯定會順帶其他位置的變動,我想這些人選就由安學偉來提吧?到時市裡全力支援,我相信這樣的結果,那朱曉明肯定會知道,到時也是會滿意的。當然了,就正如杜市長建議的那樣,雷洪也是要進這個常委班子的。”
廖凱和杜鋒一聽這話,各自的臉上都是不同表情;廖凱臉上是一副微笑,而杜鋒則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第四百一十六章 意料之外的收穫(四)
王之海這麼一說,大家都知道,從今往後這道縣就徹底掌控在廖凱的手裡,那杜鋒也就徹底無法插手。 ,
最為主要的是道縣的發展將是巨大的,這可是很大的政績啊?
趙星權沒有說話,廖凱微微點了點頭,王老則還是一副與他無關的表情。
但王之海的話還未說完,在那裡繼續說道“上次趙書記不是在常委會上建議,天南市再增加兩位常委的問題嗎?我看啊,就直接讓安學偉進入常委。當然了,他還是兼任道縣縣委書記。”
王之海的這提議,讓趙星權臉部的神經也是動了動,他抬眼看了看王德魁,王德魁也在吃驚的望著他。
也難怪兩位此時有這樣的表情。因為關於天南市從十一名常委增加到十三名常委這事,以前在省委常委會議上討論過,而且還不止一次的討論。不過當時因為王之海是堅決反對,很多常委也沒有發表具體意見,所以這事也就擱置了下來。
就在來道縣的路上,趙星權和王德魁還提起過這事,而且他們的本意也是想讓安學偉進入天南市常委的,只是還沒有給王之海提及而已。當然了,讓安學偉進入天南市常委,兩位也是針對此次發生的事情而制定的。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事他們還未說出來,王之海就主動的提了出來,這如何不詫異?
其實王之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時間緊迫,晚會的這事必須要搞定。這個想法也是從剛才來見趙星權的路上確定下來的。要不是他自己在這件事情的判斷失誤,王之海才不會主動提出而且還贊同這件事情。
對於天南市增加常委,其實王之海不是真反對。他之所以反對,主要是現在趙星權和王德魁兩人已經在很多事情上聯手了起來,如果真是在省委常委會上表決,那最後透過的話,新增的兩人肯定也是他們的人,自己是連邊也沾不上的,那到時杜鋒在天南市常委會上的話語權就更加弱了,所以他才極力反對。
現在他主動提起來,這也是滿足當時給安學偉許的願,要給安學偉補償,這就是他給安學偉的補償;當然了,王之海相信這也有利於晚會事情的順利解決。
王之海的這話一出口,那廖凱臉上的微笑就更甚了;而杜鋒則是一臉的沮喪,他知道既然王之海這樣主動提出,那這件事情就已經無法更改,那樣的話,自己在常委會上就徹底淪落為陪太子讀書的地步了。
趙星權聽到這裡,說話了,“王書記的建議很好,這不僅是給安學偉和雷洪的補償,也有利於道縣今後的經濟發展。這樣吧,等下我找雷洪談談,關於晚會的事情他必須得搞定。要是搞不定,不要說常委副縣長,他就連鎮委書記也沒得做了。”
“對,我支援趙書記的意見,年輕人不給點壓力,是不能成長啊?他要是有什麼別的要求,縣裡和市裡無法滿足,省裡都要全力支援。”
一旁的王德魁此時也是滿臉笑容的贊成趙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