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小野豬,看新鮮去了,說是養這東西效益不錯,他三舅從東北『弄』來的。”
“哦,我也去看看,小菱把腳扭了,這是紅『花』油,讓他擦上些,你吃飯吧叔。”
肖陽家在村東頭,六間北京平,三間他父親住,三間準備給肖陽取媳『婦』,建的時間不長,兩三年光景,在呂家村是最好的房子,鋁合金的『門』窗,寬大的玻璃陽光一照,明晃晃的直刺人的眼,紅磚砌的院牆,水泥澆注的『門』樓,很是氣派。與呂天家大地震後不久蓋的房子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穿過村中正街來到肖陽家,院『門』敞開著,聽不到人聲。
看小豬的人都去哪了?不能把小豬養在屋裡吧。
悄悄走進去院子,東側建了一排豬圈,是呂天幫著肖陽設計建造的,飲水、進料、排廢各項功能齊全,圈底下建了一個近5o立方的大沼氣池,是全村最大的沼氣池。
豬圈的最北邊有幾個身影蹲在地上,鴉雀無聲地向圈裡張望。仔細一看,除了劉菱母『女』兩,還有楊四嫂、盧三叔、肖陽媽。
“你們看什麼呢?”看他們神神秘秘的樣子,呂天也沒大聲喊叫,估計是看小豬,也不至於這安靜呀,跟看剛剛出生的小孩似的。
“噓!”劉菱做了個禁聲的手勢:“不要說話,小豬豬在睡覺呢。”
呂天悄悄移到劉菱身邊向裡一看。好可愛呀,13只小豬仔堆在一起,棕黃『色』的體『毛』,沿體縱向排列著幾道『花』紋,尖尖的嘴巴抵在地上,閉著眼睛正在瞌睡,偶爾揮下尖尖的耳朵。
偷偷看了一會兒,在肖陽媽的示意下,大家進到東側屋。
白『色』的地板磚,白『色』的『床』單,淡藍『色』的傢俱,顯得很整潔,42寸的液晶電視正播放著《馬大姐》。
“大嬸,肖陽呢?”呂天問道。
“他去了縣城買書,野豬養殖也是大學問,他三舅會養殖,也不能天天靠他不是,肖陽打算自己買本書先學學,省得整天麻煩他三舅。”
肖陽媽也五十多歲,顯得比呂天媽年輕很多,可能是家庭條件好的緣故,肖陽父親是縣糧食局職工。
“大嬸你們待著吧,我去小新家借叉梯。”呂天找個藉口出了肖陽家。
看著劉菱情緒穩定,腳沒有走路不正常的樣子,也沒有洗澡讓人偷窺的窘相,也就放心了。
『性』格開朗就有這好處,哭哭鬧鬧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