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走南闖北做買賣的,則是渭陽南北貿易公司的總經理孫增剛。
這三個人,如今都成就了事業,其中兩名身價過億,成了渭陽市數一數二的大人物。唯獨那第四個張姓後生,得罪了渭河金龍,遭遇橫禍,鋃鐺入獄。
“這麼說,你就是那個張姓後生?”
張寬畢竟是個少年,儘管心裡不信鬼神,但對這樣的奇聞異事還是感到驚奇。他在心裡暗自揣測,張長貴講這個故事的寓意何在?
張長貴點頭說道“是的,我就是那張姓後生。”
“照這麼說,你認識其他三個人?”
“算是吧,畢竟我們一起混過一段時間,但過了這將近二十年,人家還認不認得我,就不知道了。”
聽張長貴這麼說,張寬原本激動的心又平復了下來。本來以為,他認識那幾個大富豪,人家隨隨便便拉扯一把,自己就能過上好日子,現在看來,就連張長貴自己,都對那幾個富豪沒有什麼信心。
張長貴聽出了張寬話語裡的意思,指著外面的神像道“你有這個,何必捨近求遠,自己守著大青山,還要四處買柴燒?”
張寬看了那神像一眼,了無生趣地道“靠鬼神不如靠自己,有心思拜他我不如去拜個有錢的乾爹。”
這句在張長貴聽來,就有些重了。
親爹在此,卻要拜乾爹。
但想想張寬這十幾年來受的苦;也無話可說。
第四章 三月之約
眼下見張寬不信,張長貴也不多說,自顧自地供奉神像,點蠟上香。
第二日開始,張長貴就帶著張寬走親訪友,在勞改場裡過了十八年,大部分人都陌生了,有些至親好友,卻還是記得。
沒過幾天,張家就變的熱鬧起來,不斷有親友上門,這家送點麵粉,那家送點食油,很快就把原本清冷的老宅點綴的熱鬧起來,每天院裡都擺一張大桌,燒幾壺熱茶,來一干閒人聊天吹牛。
甚至有人張羅著給張長貴再續個後弦,說起來長貴才剛過五十,還算年輕。
這種好意被張長貴嚴詞拒絕,於是他們就把目光轉移到了張寬身上,其中一位是遠方表舅,專業給人做媒的,詢問張寬,“好外甥,你想要個啥樣的媳婦?”
張寬十二歲開始就在學校外面晃盪,養成了一副厚臉皮,絲毫不覺得害羞,張口回道“能要啥樣的,個子高點,長的漂亮點,身材那必須要好,尤其是奶。”張寬特意在奶上面加重語氣,“奶一定要大,不然我兒子可要捱餓了。”
一夥人就被張寬逗的哈哈笑。
村西頭的張老漢悠悠道“照你這標準還不好找?桂芳家的女子不剛好合適?”
張老漢一提,眾人也跟著想起,張桂芳家的女兒張豔玲今年也是十八,生的那叫一個端莊秀麗,身材高挑不說,關鍵是那一對大奶子,像兩隻籃球,憋的鼓鼓囊囊,似乎隨時都要從衣服下面爆開。她從村口經過時,連八十歲的老漢也跟著目不轉睛地看。這才高考完沒幾天,媒人都快把門檻踏爛。
張桂芳本人也想把女兒早早出嫁,早些年還想讓她上大學,可眼下這社會風氣敗壞,好好的女子進了大學,不知道將來會是啥樣。這樣的例子很多,溫塘鎮上三個女子在大學裡都偷偷打過胎,回來後嫁了人被夫家看低,整日裡喝來罵去,孃家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卻無可奈何。
依著張桂芳的意思,先讓女子在家裡訂了婚,再去外面上大學,有個男人看管著,應該會安全些。這種訊息一放出,四里八鄉的媒人都來了。
張寬初中畢業後就沒再念書,一直在溫塘鎮打混,根本不記得張豔玲長的什麼模樣,眼下只是聽說有一對大奶,就跟著鬨鬧道“那好那好,就娶張豔玲。”
眾人又是一陣鬨笑,這小子還真會挑哩。
張桂芳本家兄弟張桂河也在人群裡,聽見張寬這小子拿自己侄女開玩笑,心裡有氣,就陰陽怪氣地道“想娶豔玲的心倒是好地,關鍵是你有沒有那本事。”
眾人這才發現,張桂河也在,各自收斂了些。
張寬卻是個嘴上沒把門的,才不在乎對方是誰,直接問道“怎麼了,她張豔玲還是金的銀的,我還配不上?”
眾人這回不敢再笑,怕得罪張桂河。
張桂河斜著眼瞅了張寬一眼,哼了一聲,“你一個連高中都沒上過的窮二代混混子,還妄想娶女大學生?我看你是豬油吃多了吧。”
這話說的就有點不好聽,張寬有點惱火,還想多辯幾句,卻被張長貴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