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的小插曲。有一個星期天,嚴寧準備到曲遙琴家過周未,走到路上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一個書攤。嚴寧以前可是公認的書呆子,若是碰上書攤不看看,那絕不符和嚴寧的性格。
“……別買了,家裡的書夠多了的,一個月就那幾個死錢,差不多都讓你買書了,這飯還吃不吃了……”可巧,嚴寧站在書攤邊看書的時候,有一對夫妻的對話吸引了嚴寧的目光,丈夫要買書,妻子一臉的不高興。
“這本書是關於企業發展的,跟以前買的書不一樣,現在縣裡大力推行招商引資,所有的工作都得圍繞著企業經濟來運轉,多看看這些書,沒準哪天能用到……”見妻子反對,男人的耐著性子做著解釋,手上卻把書抓的更緊了。
“縣裡什麼有什麼政策跟你有關係嗎?就你一個當兵出身的大老粗,有份工作就不錯了,快點把書放回去吧,還是省點錢給孩子添套衣服吧……”榆林的工資水平不高,很多公務員都是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顯然這位妻子也是精於持家的,書迷們還喜歡看:。
“別的,我就買這一本,下個月保證不買了……”男人有些捨不得手上的書,小聲的哀求著妻子。
“不行買,你總花錢買這些沒有用的書,看的再多有什麼用,你看看人家文質彬彬的,才像個有學問的人,沒準還是大學生呢,人家都守著書攤看呢,也沒像你大手大腳的……”妻子看到嚴寧在一旁看書,立刻把他當作教訓丈夫的例子,嚴寧覺得好笑,看了一眼這對夫妻,含蓄的笑了笑,也沒當回事。
“呃,嚴縣長,您看書呢,對不起……你瞎說什麼瞎說……”男人順著妻子的手看向嚴寧,這一看不要緊,卻是嚇了一跳,榆林最年輕的副縣長,居然成了妻子口中舉例子的物件,這實在有些對領導不尊重,急忙拉了一下妻子,一邊向嚴寧道著歉,一邊小聲的訓斥著妻子。
“嗯,你認識我……”能叫出自己的職務,想來也是體制內的,弄不好還是自己分管部門的幹部,只是嚴寧一天事太多,接觸的人也多,除了一些重要的領導外,一般幹部只能看著臉熟,卻是叫不出名字來。
“是,是,嚴縣長,我是人大辦的李遠華,上回換屆的時候,還專門給您送過材料,我愛人不會說話,您別介意……”李遠華自我介紹了一番,又為妻子的失禮再次向嚴寧道歉。
“哦,沒事沒事,開個玩笑嗎……”聽李遠華這麼一說,嚴寧覺得似乎有那麼一點印像,對李遠華的道歉也沒太意,簡單的聊了幾句後,也就離開了書攤。
趕到曲遙琴家以後,兩個人**,一點就著,李遠華這個名字早就被嚴寧忘在了腦後。不過嚴寧忘了,李遠華卻覺得自己跟嚴縣長有了交流,若是能再深入一些,沒準就能納入嚴縣長的眼線。看看自己身邊的朋友,一個個有權有勢有錢,風風光光的,只有自己沒人沒錢沒關係,碌碌無為的半輩子,年紀輕輕就被髮配到了人大辦養老,想想就憋屈,其他書友正常看:。
說起來這李遠華也算得上是一個乖巧精明的人,可惜時運不濟,這些年也花費了功夫去鑽營,卻始終找不到好的門路,這一次天可憐見,讓李遠華在意外中碰上了嚴寧,自然就對嚴寧上了心,回家的路上就琢磨著怎麼才能搭上嚴寧的線。
別說,左思右想之後,還真讓這李遠華想出了個門路來。嚴縣長早先在東海鎮工作,自己的戰友王剛以前不也是在東海鎮嗎,聽說王剛還是透過嚴縣長關係調到市局,不過一年就當上了大隊長,想來也是嚴縣長幫他使得力,自己和王剛可是老戰友,關係自然是沒得說,能不能透過王剛做箇中間人,投到嚴縣長門下呢?
行不行試試再說,打定主意的李遠華立刻拔通了戰友王剛的電話。對於李遠華的意思,王剛自然是清楚的,雖然王剛可不敢替嚴寧做什麼決定,但想到李遠華怎麼說也幹過一屆副鎮長,工作經驗自然是沒的說,只是這幾年時運不濟走了下坡路而矣,多少也算是個人才吧,再加上耐不過戰友的情面,王剛勉強答應了下來。
隨後幾天,王剛終於抽了一個空子,領著李遠華跟嚴寧見了一次面。王剛雖然沒說什麼,但嚴寧也知道李遠華是什麼意思,無非是想借著自己的勢,謀個一官半職罷了。不過,作為領導,嚴寧可不會像李志一樣只要收了錢,就拍著胸脯許諾,客氣的跟李遠華交流了一會,嚴寧便端茶送客了。
有了這次李遠華的例子,嚴寧便把目光投向了人大辦、政協辦這些冷部門,也刻意的接納一些合適的人選充實到自己的後備力量中。當然,嚴寧可不是書記,也沒有一言九鼎的份量,不是說隨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