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滿他的羽翼。只是嚴寧的要求也太過份了吧,十幾名幹部,把像組織、財政、計劃、經貿、商務、督查之類的重要職能部門都佔了個全,即便林憲國是書記,即便是他要走了,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跟他硬抗,但做人總得差不多點吧,吃像太難看了,可是讓人瞧不起的。
“您給我推薦一個市長人選,這些人我都不要了……”本來嚴寧打算向趙北上推薦一個市長的人選,頂在前面替自己遮風擋雨,現在看來,這個想法是不現實了。嚴寧手上沒有那種資歷夠,能力也夠的合適人選不說,自己已經被推到了前臺,自然沒有再退縮的理由。
這市長的位子保不住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安排人選佔據各個主要部門,以此為抓手,將觸角延伸下去。最初嚴寧打算,分次分批的把人調整出去,可是一個學習打亂了部署,白白浪費了數個月的時間。眼下中央的調整再即,林憲國在雙江的時間會越來越短,若不能趁著林憲國在雙江主持最後幾次常委會的機會把人安置到位,那麼等到調整之後,嚴寧再想去協調運作,達到效果,付出的努力將是幾何狀上升的,這種麻煩事嚴寧可是不願意去做的。
“你個混小子,若是有合適的人選我能不給你……”嚴寧的一句話說到了林憲國的痛處,臉色頓時為之一紅,眼珠子瞪的老大,大失常態,居然有些氣急敗壞地衝著嚴寧怒吼了起來。
作為雙江土生土長的幹部,林憲國能表現出強勢來,純粹靠著個人多年來積攢下來的威望,但在下屬的培養和幹部的使用上,只注重聽話,好擺弄,這一點從梁中橋、丁大全、孟慶偉這幾個他的鐵桿支持者的身上就能看出來,年紀大的大,能力差的差,根本沒有特別出眾的地方,這可與嚴寧寧缺匆濫的觀點相去甚遠。
而且林憲國也意識到了,在自己離開雙江之後,除了嚴寧,還真沒有人能代替自己繼續把旗扛下去。這倒不是沒有根據的,拿手細細數一數,事實都在那擺著,拋去嚴寧這個後來者不算,拋去王雙陽和蔣觀河不算,剩餘的常委幾乎都一直跟著林憲國的思路在走,在常委會上的主導權被林憲國抓了個全。可是,若是把林憲國從雙江市委拿出去,他的支持者們就是毫無章法的一盤散沙,沒有一個能夠成氣候,挑大樑的。這一點,林憲國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157、牆頭草也不好當
157、牆頭草也不好當
正文'157、牆頭草也不好當
?林憲國知道雙江是其展的基礎,要想在副省長的任上出成績,就少不了雙江的支援。所以,必須要在自己調離之前完成對雙江深入地佈局。不說全盤掌握雙江未來的政治走向,至少也要在自己離開之後,能夠對雙江有足夠的影響力。只是,臨秋末了,離別在即,林憲國才悲哀的現,除了一個嚴寧,自己的手中居然到了無人可用的悲慘境界,如此一來,換屆之後,雙江的常委會勢必要進行重新洗牌的局面,這個局面將大大地削弱林憲國在雙江的影響力。
這倒不是林憲國妄自菲薄,而是事實情況在那擺著呢。副書記孟慶偉年紀大了不說,之前又整出臨陣倒戈的事來,這種無異於背叛的行為,讓林憲國對他徹底死了心。而孟慶偉倒也想得開,時間還沒到呢,就請了一個長期病假,自己就給自己退了休,很有一番看破紅塵的意思。
副書記李知起,根本就不是林憲國的人,之前他對林憲國表現出來的順從,無外乎拿林憲國當作遮風擋雨的盾牌罷了,這會兒三番五次的找嚴寧的毛病,間接的也算是給林憲國添堵,彼此之間的敵對關係已經確立了,林憲國非但不能重用他,還得全力的壓制他,這個人的能力,手腕都是一等一的強,若是他上位了,還真夠嚴寧喝上一壺的。
至於徐自強和梁中橋,年紀踩線了,若是換屆勢必會到人大和政協,這是規律,誰也不能抵擋。而俞天明和丁大全,最讓林憲國無語的就是這兩位,忠心是有了,但這能力實在太差,特別是俞天明,作為一個組織部長,居然強勢不起來,哪怕想要用個幹部,都得先看看風向,這樣的人實在成不了什麼大氣候。
最讓林憲國生氣的是,在自己要上調省裡的風聲剛剛傳出來,自己對雙江常委會的掌控程度居然直線下降,李知起挑事,孟慶偉倒戈,梁中橋退縮,俞天明懦弱,張可南騎牆,而王雙陽更有揭竿而起,再立山頭,全盤接手的豪邁跡象,若不是徐自強、丁大全以及鐵政委政治立場堅定,林憲國都有在常委會上失勢的傾向。所有的一切都讓林憲國感慨不已,這人心已經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你個混小子,若是有人選我能不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