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部分(3 / 4)

小說:官翔 作者:標點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黨和國家領導人新近上位,順應群眾發展願望很強烈的民意,在改革的步伐和思想觀念轉變上都表現的很強勁,這對西北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若是不能把握住這個機會,激流勇進搶入快車道的話。用不上兩三年,中央的政策勢必會做出微調,勢必會向趨於平穩的大局轉變,到那個時候,西北諸省就是想發展也缺少了相應的政策支援。

這本身起步就晚,基礎就薄弱,大好的機會又把握不住,諸多的現實狀況壓下來,西北也就算是徹底沒救了。這種情況自己看得到,雷啟功、楊茂林都能看得到。或許也正是因為雷啟功,楊茂林都看到了這一點,才任由自己牽著鼻子走,把寬甸劃了出來,成為了甘南省的一塊不受掌控的飛地。只是以一已之力去擔起整個西北地區的發展,這副擔子實在是太沉了。

但是,無論是為了凌家,為了自己,亦或是為了下一代,嚴寧都沒有退縮的餘地,盡人力而聽天命,只要自己努力的去拼搏了,去奮鬥了,哪怕最後仍要面對失敗的結果,那也沒有什麼可後悔的地方。不過,從現在的情況看,寬甸的改革已然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只要朝著預定的方向發展,成功的行情十分看漲,西北還有挽回頹勢的希望,若是再澆上一桶油,甘南的局勢基本上就會定了型。那麼,自己也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發展所帶來的成果了。

“你想怎麼做,參考嶺南的發展模式……”電話裡,劉向軍沉思不語,半晌之後才皺著眉頭詢問了起來。劉向軍知道,嚴寧的把寬甸改革的種子栽了下去,就確定他會長成參天大樹,這是嚴寧內心裡有著強烈自信的表現。有自信是一件好事,凌家未來的門戶要交到嚴寧的手中,若是做人做事畏畏諾諾,連點章程都拿不出來,可就太讓人失望了。

不過,嚴寧想要再加一把勁,顯然是已經不再滿足一城一地的得失,更多的要開始著眼於凌家在西北的全面佈局,若是嚴寧再大上十歲,就是家門振興的表現,作為長輩那得無條件的支援。只是,嚴寧現在這個年紀,這個資歷,把步子邁的太大了,對他的未來成長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劉向軍的心裡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卻在內心中有著一種本能的排斥。

“二叔,不只是參考嶺南,還有江南地區,皖東地區的發展特色,我想在甘南建立一個大型的經濟開發區,整合西北重型工業,機械製造產業的基礎格局,完善上下產業鏈條,走產業化,規模化,叢集化的發展道路……”嶺南,江南,皖東幾個地區都是華夏如今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每一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無疑這些發展模式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嚴寧在區域經濟領域中研究了多年,對這幾個地區的發展狀況瞭然於胸,也從雙江展開了實踐,成績同樣斐然。

如果嚴寧這次沒有來到嶺南,沒有接受到嶺南開放思想的洗禮,沒有接受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實質的強烈衝擊,嚴寧會按部就班的一點一點去整合這些發展思路,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把這個思想體系磨勵的圓潤自如,繼而再去引領實踐。但是,水無常態,變化無常,華夏的發展日新月異,等到嚴寧拿出這一套理論,一套發展的體系以後,還能和實際相結合嗎?還能用於指導實踐嗎?就算是可以,嚴寧又需要用多少的時間去把這個理論,這個思想體系付諸於實踐,並檢驗這個理論體系的可行性。

時不我待,嚴寧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時間去一點一點的磨合,也不想自己僅僅是成為一個理論型的學者,完全可以一邊強化理論,一邊付諸於實踐,在實踐中完善理論,修正錯誤。如此一來,十年,二十年以後,理論完成了,實踐的成果也出來了,並且有了實踐的成果做顯示,這個理論體系禁得起任何的推敲,而這個實踐的成果也是嚴寧迫切想要採摘下來的。

“你這個步子邁的太大了,可行性有沒有先不說,就是有,你覺得這個事情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了嗎?別說是我,就是你爺爺也不敢輕言獨斷啊!這想法,還得從長計議……”聽了嚴寧的解釋,劉向軍再一次變得沉默了,相比於寬甸發展的格局,嚴寧的這個手筆實在太大了,大到規劃整個西北地區的工業產業,劉向軍不知道是不是該痛批一下嚴寧不要異想天開。

前幾年國家為了推進西部地區的發展,專門成立了西部開發領導小組,由國務院直管,副總理主持日常事務,囊集了數箇中央委員級的黨政大員,一整套的運作班子,數百人運作規劃,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收效甚微,除了受到政策傾斜的支援,西部諸省開展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以外,其他方面,特別是在經濟發展領域並沒有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