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嚴寧已經牢牢的捆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話裡話外自然透著對嚴寧搞稅費改革的支援,甚至從自身的角度去給嚴寧提供關照。只是,有些問題迴避不是解決的辦法,積極應對,探索創新機制,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才是嚴寧真正想做的事情,這一點嚴寧很清楚。
“嚴寧,能沉下身子,銳意改革,足夠說明你是個做事的人。這不改革也就罷了,既然咱們都把旗扯出去了,就沒有退縮的理由,也沒有後悔的餘地,大膽去闖,大膽去試,只要在糧食產量上實現了新的突破,這就是最大地成績,哪怕有些許的瑕疵也無關大局……”林憲國笑了,顯然嚴寧的舉動和決心出乎了他的意料,但更令他對嚴寧感到欣慰,明知道稅費改革是一個難關,這個混小子就是一根筋的不為所動,這可是需要大毅力的。
……
八月下旬,雙江市委常委會上,舉手表決了最後一項決議。雙江市糧食產量初測的相關資料在常委會上經過了激烈地的討論,最終順利透過。農業拉練檢查進行了整整一個星期,取得好成績的可不僅僅是邊寧,象榆林農場三十萬畝機械化大田種植、稜江市十萬畝曬菸基地、邊安縣八萬畝蔬菜種植基地等亮點,同樣在拉練檢查中迎得了陣陣地喝彩聲。
拉練檢查完成,各縣區的產量報表也都彙集到了市農委,下一步就該向省委形成報告,彙報雙江糧食產量初測的情況,這都是例年的慣例,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今年雙江的情況明顯有了大的變化,統計報表上左右兩欄分別陣列著本期同期農作物產量,水稻、大豆、烤煙幾項的增幅比同期翻了一番,這個資料該怎麼報,讓市委的領導們有些拿不定注意了。
糧食產量較之同期有了大幅度增長,這是雙江平原上的奇蹟,更是雙江領導班子的成績,以林憲的意思實事求是,按實際產量上報就是了。畢竟林憲國處於上升的關鍵時期,在任何一個方面的工作多出了亮點,都會給他的仕途加成不少。
但是,王雙陽和李知起對彙報材料有了不同的意見。王雙陽認為如此高的基數勢必會給未來雙江的農業帶來沉重的負擔,若是未來幾年出現了大的自然災害或者是人為因素的影響,這個基數再想調下來可是沒希望了。林憲國上位在即,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沉重的包袱讓他去背,換了誰心裡都會有牴觸。
至於李知起純屬是跟著王雙陽瞎攪局,強調的理由有些慌唐,居然將邊寧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無限放大,以此來抹殺邊寧縣委和嚴寧這個書記的成績。這不和諧的聲音在哪裡都存在,李知起突然向光環滿身的嚴寧開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雖然上一次李知起和嚴寧因為爭村新城建設指揮權而交惡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林憲國、王雙陽,甚至是省委高層領導都對嚴寧進行的稅費改革的創新舉措不止一次表態支援的情況下,李知起突然關心起“攔車上訪事件”還是讓人始料未及。
“我的意見跟市長是一致的,邊寧的糧食產量是大幅度有了提升,但上訪群眾以不畏死的決心躺在了車軲轆底下喊冤叫屈,這場景大家可都是看到了的,這說明邊寧進行的改革試點工作出了些問題,鄉鎮財源緊縮,無力應對各項工作的開展,若是在這個問題不能合理地解決就完全推開試點工作,在其他鄉鎮再出現這種情況,這基層可就要亂了套。所以,我認為還是再等等,先把農村經濟展上去,鄉鎮財政有了依靠再全面推進稅費改革。這樣我們就不怕產量忽高忽低,變化無長了……”
李知起口口聲聲的說著糧食產量的問題,矛頭指向的卻是鄉鎮財源和稅費改革,大有以此延遲或叫停稅費改革的意思,最有意思的是,李知起明知道他的理由有些牽強,根本不可能推翻嚴寧以及站在嚴寧背後的林憲國及省委領導,卻又拉上了王雙陽做陪襯,這副玲瓏剔透的心思可謂拐了幾十道彎。
“稅費改革是新生事物,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很正常,搞試點的目的就是要現問題,並且在實踐中改正問題。否則什麼問題都沒有,這試點也沒必要上了,直接全面鋪開就是了。不過,李書記的提法我一些不同的意見。把鄉鎮財政潰乏歸咎於稅費改革上不妥當,有些以偏蓋全了。稅費改革減免了鄉鎮的統籌款,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三岔口兩萬多村民因此受益。但統籌款有多少,不足三十萬,相比於三岔口鎮每年二百餘萬的列支,不過十分之一罷了……”
就這麼點小問題,李知起居然拿出來當耙子,甚到還拉著王雙陽做墊背,看來他的心裡是完全沒有底,強詞奪理無非是為了攪局,或者是恢復了上次的傷痛,好了傷疤忘了疼,又跳出來開始找事,給自